《新闻周刊》新主人:作为商人成就毫无争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新闻周刊》新主人:作为商人成就毫无争议

2010年08月12日 17:55 来源:外滩画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新闻周刊》新主人西德尼·哈曼

  在被《华盛顿邮报》公司掌管半个世纪之后,8 月2 日,《新闻周刊》被以1 美元价格出售给92岁的美国音响业大亨西德尼·哈曼。一位如此高龄、此前从未涉足过传媒行业的耄耋老者为什么会对深陷困境的传统媒体感兴趣?对此,哈曼表示,“我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把这笔交易当做传统意义上的生意。这笔投资的目的是,在这本杂志向纸媒、移动和数字世界的转型期为之提供动力。”

  今年8 月4 日是西德尼·哈曼(Sidney Harman)的92周岁生日。这一次,他为自己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8月2 日,《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决定将旗下的《新闻周刊》以1 美元出售给西德尼·哈曼,“附赠”杂志高达7000万美元的债务。

  西德尼·哈曼是哈曼国际实业集团(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的创始人兼荣誉董事长,并享有“汽车高保真音响之父”的美誉。因为有这样一位富翁丈夫,加州民主党女议员简·哈曼(Jane Harman)始终位列国会“最富俱乐部”一员。现在,她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传媒大亨的妻子,这会让她在国会显得更加与众不同。

  被问及购买《新闻周刊》的初衷,哈曼表示,“我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把这笔交易当做传统意义上的生意。这笔投资的目的是,在这本杂志向纸媒、移动和数字世界的转型期为之提供动力。”他还对《新闻周刊》员工表示:“我不是主人,这个头衔让我感到害怕。我们大家都是主人。”

  收购

  这笔交易宣告《华盛顿邮报》公司对《新闻周刊》长达半个世纪的拥有权就此结束。

  《新闻周刊》创建于1933 年,于1961 年被《华盛顿邮报》公司纳入麾下。在拥有《新闻周刊》的前几十年,该刊业绩一直不错。几年前,《新闻周刊》陷入亏损。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 年以来,《新闻周刊》经营性亏损总计达4400 万美元,仅今年第一季度其亏损额就接近1100 万美元。

  《新闻周刊》曾在去年尝试改版,减少对日常新闻的报道,更加侧重于部分选题的深度报道。除了改版之外,《新闻周刊》还通过大幅裁员来降低成本。去年,公司裁员1/4,为400 来人。但这些努力未能扭转颓势:2009 年,《新闻周刊》的发行量一路下跌到190 万份。而在20 年前,这个数字是300 多万份。《华盛顿邮报》公司主席兼CEO 唐纳德·格雷厄姆表示:“过去两年,我们损失了上千万美元,虽然所有员工齐心努力,特别是最近几个月里,损失已经减少,但我们仍未找到盈利的最佳途径。”

  今年5 月,《华盛顿邮报》宣布出售《新闻周刊》。一时间,各路买家闻风而至,中国的博瑞传播与南方报业集团也曾跃跃欲试,但在第一轮筛选时被拒之门外。最后,哈曼成功击败其他两家竞争者,成功将《新闻周刊》收入囊中。“在为《新闻周刊》寻找买家时,我们希望他与我们一样强烈意识到质量新闻的重要性。我们发现,那个人非西德尼·哈曼莫属。”唐纳德·格雷厄姆表示。“哈曼承诺,不仅要继续打造生动性、有吸引力的一流大刊,还致力于打造同样充满活力的Newsweek.com。而且,他打算留下大多数《新闻周刊》充满才华的员工。”

  业界普遍认为,哈曼胜出的关键原因除了其同意承担的债务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还有就是这位大亨承诺将保留《新闻周刊》大多数员工。“眼前的这只麦克风是我唯一想要缩小尺寸的东西。我到这里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快乐。”这是哈曼面对《新闻周刊》的员工时所说的第一句话——言下之意,他不会缩减员工队伍。

  也有人不买账,据《纽约时报》报道,《新闻周刊》主编乔恩·米查姆将在交易完成后离开。但《新闻周刊》现任CEO 汤姆·阿奇姆则将继续留任。按照收购计划,这笔交易将在本月底或9 月初达成。

  此时,如何完成交易已经不是众人关心的问题,但新的质疑接踵而至。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哈曼已经92 岁高龄,如此耄耋老者究竟能对这份陷入困境的杂志投入多少精力?对此,哈曼则表示,“虽然我年事已高,但我带来了活力和一种新的方针,而且我是一个有阅历、能洞察世事的生意人,我对新闻业有着最基本的尊重。”

  在哈曼看来,高龄从来就不是问题。上世纪90 年代末期,已经80 多岁的哈曼率领哈曼国际工业集团成长为车载导航系统与娱乐系统领域的行业巨头。而在2008 年退休后,他也没有赋闲家中安享晚年,而选择去南加州大学执教。其间,他曾在一次题为“人生从90岁开始”的演讲中说道,他打高尔夫球时“仍然能打18 洞,有时甚至打23 洞”。每两周,他都要长途飞行,往返于华盛顿和洛杉矶,精力比许多年轻人都要好。

  一位聆听了哈曼演讲的《新闻周刊》员工表示,哈曼“迷人、博学、幽默、聪明”。演讲时,哈曼用爱因斯坦和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安德森举例,讲述他们所做的事对世界的意义。哈曼表示,“《新闻周刊》的角色就是帮助读者了解这个复杂星球。”

  哈曼将自己的活力归功于他的母亲。“不过可惜,她98 岁那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对哈曼来说,92 岁或许仍是他的“正当之年”,而之前从未涉足过传媒行业的他正以《新闻周刊》为起点,迎接其职业生涯全新的挑战。

  从工程师到商人

  作为媒体人,哈曼成功与否还有待时间去证明。但作为一名商人,他的成就可以说毫无争议。

  哈曼1918 年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随后跟随父母迁至纽约。少年时代起,他便展现出了商业经营方面的才华。十几岁时,他一面收集最近发行的杂志,一面说服当地零售商以每份 5 美分的价格销售这些已经过期但仍然备受关注的出版物,并一起分享所得的收益。“这个小买卖收益不错,它让我在高中生活宽裕,大学时的书费也是靠它赚来的。”在他的畅销书《管好你自己的事》(MindYour Own Business)中,哈曼回忆道。

  除了经商头脑,哈曼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从纽约市立学院物理专业毕业后,哈曼进入了戴维伯根公司工程部,这是一家生产公共广播音响系统的公司。在这里,他结识了他的上司、总工程师伯纳德·卡顿,志同道合的两人很快成为了好友。

  不久,哈曼从工程部调至销售部,他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在此期间,哈曼意识到关注客户需求的重要性。“直至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仍然敢说没有哪一件非常有价值、经久不衰的产品是在办公室或工程部依靠冥思苦想而设计出来的。我知道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一线信息,无法取代听取客户的意见,也无法取代鉴别和满足客户的真正需求。”他在《管好你自己的事》中这样写道。

  哈曼决定行动起来,以创新的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哈曼和卡顿提出,希望公司让他们简化公共广播系统的控制装置。他们还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己家中对伯根扬声器进行定制,并用改进的扬声器播放唱片。在注意到客人们非常喜欢这款产品的音质后,哈曼和卡顿向公司提出建议,批量生产类似的设备。一开始,公司高层有些不情愿,但最终还是被两人的执着折服,接受了这个建议。

  此后,哈曼晋升为戴维伯根公司的总经理,但他并不满足于此。1953 年,哈曼和卡顿一同递交辞呈,随后两人各自掏出5000 美元,成立了哈曼·卡顿公司,这就是哈曼国际工业集团的前身。

  两度失而复得的公司

  1953 年,哈曼·卡顿公司推出首个集成式音频接受器。此后几年,在两人的努力下,公司不断生产出许多时髦的新设备,并很快成为方兴未艾的高保真音响行业的一个时尚的新品牌。

  上世纪50 年代后期,卡顿退出公司。卡顿离开后,哈曼独自领导公司成长为音响行业的领袖。上世纪60 年代初期,哈曼开始考虑收购兼并一些同行。这一次,哈曼栽了跟头,收购兼并交易完成后,哈曼被踢出公司。几年后,他卷土重来,又将公司买了回来。

  1976 年,哈曼支持的总统候选人吉米·卡特胜出,成为美国总统。卡特邀请哈曼加入他的管理团队,担任商务部副部长。为了进入政府部门,哈曼不得不放弃其他工作以及可能成为利益冲突的公司股权,并卖掉了自己的公司。

  然而新的管理层似乎并不懂得如何经营好音响企业,1980 年,哈曼国际已经蒸发了大约 40% 的资产。看到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日益衰败,哈曼心中十分沉痛。

  政府更迭后,哈曼结束了他的从政生涯,并决心买回自己的公司。他以5500 万美元的价格从当初的买家那里买回了股份。

  然而事情一波三折,哈曼并未如愿立即收回公司。因为在哈曼卖掉公司后,上世纪70 年代末新的东家将一部分股权卖给了一家日本公司。为了从那家日本公司买回股份,哈曼花了整整5 年时间。

  如愿收回公司后,哈曼又遇到新的问题:上世纪90 年代,公司的经营陷入困境。公司的音响产品依然十分卓越,但已不能在CD、MP3 等新科技产品的音频系统保持领先地位。

  在与公司的管理层和工程师多次商讨后,哈曼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在1999 年率先推出了世界上首款四倍速CD 音频刻录机。同年,该公司又生产出 SoundSticks 计算机扬声器,将高科技和雕塑完美地融为一体,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甚至将此纳入了他们收藏的设计专辑之中。这些陆续推出的新产品逐渐将哈曼公司拉回了正轨。

  进入新世纪,哈曼带领团队不断加强研发力量,力求新的突破。2000 年,他们与微软合作开发了高科技计算机遥控器。第二年,公司的专利产品 EzSet遥控器问世——通过该遥控器的多声道音响系统,用户可以自动校准扬声器,并欣赏到卓越的环绕声。

  更多的发明接二连三地出现,哈曼国际也日益壮大。现在,他的公司拥有近1 万名员工,旗下拥有JBL 等著名音响品牌,去年公司全年销售额高达29亿美元。

  文/刘颖,彭朋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