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团山发信台:抗战中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鲜为人知的团山发信台:抗战中永不消逝的电波

2010年08月23日 15:43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年的发射天线和新天线并存。
遗址门头依然保留着当年留下的石刻门牌。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青砖瓦房、矮楼,铁塔、半藏着,立在四周重重高楼的包围之中,砖覆着它,窗开一条缝,乍一看像是农家小院。这里是离市区车程不过半小时的小团山村,新建商住楼房已拔地而起,城中村更是见缝插针。喧闹的小团山农贸市场斜对面,有一条狭窄的夹缝小道,走进去,几栋中西式结合的砖木小楼被成片的菜地所包围,旁边的汽车修理厂搭起的棚子高出围墙一大截。只有大门上方用整块石头雕刻的“交通部昆明国际无线电支台”字样,昭示着这栋房子曾经特殊的身份。

  这座小小的院子,在72年前,为中国抗战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填补云南抗战无线通信空白

  “团山发话台始建于1937年,1938年建成后正式投入使用。发话台承担着云南拍发往国内国际的无线电报,在抗战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时通讯联系作用。”五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文物科科长杨安宁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全国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民国政府交通部决定在昆明设立“交通部昆明国际无线电台支台”。考虑到电台属于短波通信技术,远离城区能让信号更加清晰,加之当时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电信涉及国家机密和国家安全,因此,周围皆是荒地,没有楼房和高山阻挡,位置较为隐蔽的红庙寺村和团山村成为电台选址的首选之处。

  1937年,当时的云南电政管理局开始在红庙寺村和团山村征购土地,兴建昆明无线电收话台、发话台以及架设连接两台的通信线。“据说,这次土地征购还惊动了当时的昆明县县长,整个工程共耗资334938.45滇旧币,其中,团山发话台房屋工程花费了299626.00滇旧币。”

  1938年,工程结束,两台建成。其中,团山一处的使命是负责拍发云南发往国内外的无线电报;设在老海埂路上的红庙则负责接收国内国际派发到云南的无线电报,“两个电台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着云南收发电报的重任”。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