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逾六成受访者认为巨资“申遗”不值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调查指逾六成受访者认为巨资“申遗”不值得

2010年08月24日 05: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漫画:徐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随着中国丹霞地貌“申遗”成功,一时间各地掀起“申遗热”。与此相对的是,“申遗”成本越来越高。据报道,牵头中国丹霞地貌“申遗”的湖南新宁县,为这次“申遗”花了4亿多元,“中国丹霞”六地共花费了十几亿元。

  国内公众究竟如何看待“申遗”?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78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5%的人不会冲着“世界遗产”的名头去旅行,仅24.6%的人表示“会”。受访者中,“80后”占34.9%,“70后”占31.8%,“60后”占18.7%。

  如今“申遗”更像面子工程或风险投资

  截至目前,中国拥有40处世界遗产,数量排名全球第三。据建设部统计,中国如今有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

  对于“申遗”,58.2%的人认为确实能提高当地知名度,55.5%的人觉得能吸引更多人前去旅游,31.2%的人表示能让名胜古迹得到更好保护。但也有26.9%的人觉得,“申遗”并不能达到这些预期目标。

  数据显示,平遥古城1997年“申遗”成功,旅游综合收入从125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6.7亿元。而云南丽江1997年“申遗”成功,3年后旅游综合收入就达13.44亿元。

  但最近有媒体曝出,成功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贵州省荔波县,因“申遗”而欠下两亿多元的债务。

  “如果为了‘申遗’负债累累,申到了又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郭世佑看来,“申遗热”是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不考虑成本效益,更不会量体裁衣,“就像某个贫困县花12亿元建老子公园,争老子故里一样,你能指望它造福一方百姓吗?”

  调查中,62.5%的人直言,巨资“申遗”不值得,仅17.1%的人觉得“值得”。

  此外,71.8%的人认为,当下“申遗”功利性太强。

  “我记得,当年故宫、长城那几个最能代表我国历史文化的古迹‘申遗’成功时,大家都特别激动。但这些年,随着世界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大家都有点儿麻木了。”北京市公务员刘先生说,古迹不必“崇洋媚外”,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保护单位”的名号足矣,关键问题是如何让这些“保护单位”更好地发挥保护的作用。

  “如今的‘申遗’,更像是面子工程或风险投资。”同学眼中的“旅游达人”杨婉秋告诉记者,她去过众多“世界遗产”,旅游环境并没她想象得那么完善。不少年轻人也更愿意避开人群熙攘的著名景区,结上三五玩伴安静地享受旅行的乐趣,“如果说一定要花巨资挂上一些名目才能招揽游客,我觉得很肤浅,也太小看现在的‘80后’、‘90后’游客了。”

  不过,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科技考古中心专家王炎松,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指出,各地热衷“申遗”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辩证地看,花巨资‘申遗’还是值得的,因为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都是无价之宝,比如中国丹霞地貌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王炎松告诉记者,“中国丹霞”为了“申遗”虽然花了不少钱,但这些资金主要是用在拆除新建的楼房、还原自然地貌上。

  保护名胜古迹就非得“申遗”?

  各地掀起“申遗热”,调查中,74.3%的人直言是因为“地方政府需要这类形象工程”;64.4%的人觉得是为了“涨门票,提高旅游收入”;63.9%的人认为原因是“提高当地知名度,吸引投资”。仅15.7%的人觉得,“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名胜古迹。

  对此,郭世佑认为就像争夺“名人故里”一样,很多地方“申遗”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申遗热”的背后,是各地为提高知名度、吸引投资的利益争夺,很少有地方率先从保护文化的角度去“申遗”。

  调查显示,74.0%的人期待把钱更多花在对名胜古迹的实际保护上;68.2%的人认为,保护名胜古迹不一定非要“申遗”。仅9.1%的人认为“申遗”对保护名胜古迹有利。

  “‘申遗’从积极意义上看可以起到‘以评促保’的作用,不‘申遗’可能就没人保护了。”王炎松认为,“申遗”的过程,不仅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宣传,也能让更多人对历史文化产生敬畏,这种敬畏感很重要。

  我们到底该如何保护名胜古迹?调查中,77.4%的人表示,无论是否被评为遗产,地方政府都应对管辖下的名胜古迹一视同仁;56.5%的人建议将名胜古迹保护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34.3%的人认为应对文物保护增加财政补贴。

  郭世佑指出,在“申遗”与重大文物保护等问题上,我们应统筹规划,以服务带动引导,而不应该将“申遗”的事推给市场与地方。“中央政府应在文化、教育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有所作为,而不是让一些单位到了年底突击花钱。”

  暑假期间,王炎松带学生走访了一些古村落,让学生熟悉古建筑文化,接近村落的真实氛围。但却有少部分学生觉得古村落没网络、没超市,不太适应,还有的学生一心想着回去上新东方,考托福、GRE,显得很急躁。“如果人们不能静下心来欣赏历史文化、重视名胜古迹的价值,又如何做到真正保护它们呢?”王炎松认为,目前我国人民对遗产保护的意识不够,所以从积极意义上讲,有一定资金投入,当然会引起一些争议,但同时会起到提高人们保护意识的作用。

  不久前,武汉大学俄语专业学生徐广淼,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旅行。她惊讶地发现,莫斯科街头的雕塑特别多,它们虽然没有被加上防护栏,但也没看到有任何刻字和图画的痕迹。“据我了解,俄罗斯政府对‘申遗’似乎并不热衷,但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文物保护工作不遗余力。可见,提高全社会对历史、自然文化遗迹的重视度,比‘申遗’本身更有价值。”(本报记者 肖舒楠 实习生 汪玥 )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