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掀起新一轮质疑:情绪化有余理性不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曹操墓”掀起新一轮质疑:情绪化有余理性不足

2010年08月24日 15:10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1日,在苏州一家新开张的楼盘,开了一个火药味十足的“三国”论坛,到场和没到场的教授、研究员、律师、电视台副台长,以及与河南安阳争夺曹操墓的河北、安徽的地方文化学者共23人,炮轰“曹操墓”造假,并称手中握有“铁证”,正等待合适时机公布。这已经是第三次质疑风波了,曹操墓的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已经成为纷纷扰扰的文化景观,掀起了一层层波澜,每一次都能引发集体性兴奋。

  新一轮质疑,情绪化有余理性不足

  对事实的探求,任何情况下都正当。论坛上,李路平通过汉字演变,认为《鲁潜墓志》系伪造;林奎成考证了曹操谥名变化,认为“魏武王”三字是今人作伪,等等。

  且不论这些学者的一家之言能否成立,但现场气氛总让人感到一丝异样。在与会者眼中,“曹操墓”破绽百出——《鲁潜墓志》是伪造的,“魏武王常所用”类石牌也是伪造的,画像石是用电锯打磨的,墓葬形制不对,位置与文献不符,专家是被收买的,如此推断,这是一起时间跨度10多年的考古造假案。西安的胡觉照甚至表示,愿意和力挺曹操墓的刘庆柱去测谎,“我要是说谎,我自我了断;刘庆柱说谎了,请他以后不要胡说八道,把尾巴夹起来做人!”闫沛东未到现场,但却因自称握有“铁证”而被媒体广泛报道,一位同行透露,昨天这个神秘人物发来短信,称自己“已经在南阳定制了300套,十八种‘常所用兵器’石牌,马上作为工艺礼品公开销售了,每套定价1800元”,然而“铁证”在哪里却不肯公布。

  这几乎是颠覆性的全盘否定。这种学术层面上的唇枪舌剑,已经超越了大众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一时让人云里雾里,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但很多人感觉,这样的质疑情绪化有余而理性不足,一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反问道:若真是有组织、上级别的造假,怎么会如此拙劣?况且,既然是造假,为何要造出那么多前所未闻、标新立异的器物吸引批判火力?在此之前,那么多国家级的考古、历史、金石专家去过现场,难道全被忽悠了?

  利益的背后,学术公信力全面走低

  河南的“曹操墓”并非无懈可击:在考古工作没有做完,不少发现仍然存疑的情况下,就匆忙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发现“曹操墓”,这样的草率与浮躁,难免让人诟病;“为了学术研究、为了文物保护”的声明言犹在耳,紧接着就宣布9月1日开始接待游客,票价60元,如此急功近利,难免让人怀疑其动机,并让考古的严肃性、学术性大打折扣。也许,称为“疑似曹操墓”并无不当,而言之凿凿地宣称“就是曹操墓”则显得武断了。考古就像拼图,用为数不多的几块碎片还原历史真相,本身就非常困难,没人指望考古能回答所有的问题。出现无法解决的疑问和争论很正常,但国家文物局在一片猜疑声中,在徐苹芳等评委的反对声中,仍将该项目评定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试想,这样的做法,怎么能打消民间的疑虑呢,也难怪网友们怀疑,这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猫腻?

  “挺曹者”很多是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往往“一言九鼎”,而“反曹者”虽然成分复杂,但也算言之凿凿,抓住疑点引经据典。围绕着“曹操墓”,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忙碌身影:国家文物局专家、河南省地方政府、专业考古人员、文化研究者、媒体记者、普通大众……本该是单纯而专业的考古行为,“曹操墓”却集中呈现了有形无形的文化症候:有文化公信力的全面走低,有地方政府的利益运作,有考古人员的浮躁草率,再加上娱乐化的炒作、粗暴专横的批评态度等等……“曹操墓”于是成为折射镜,全面反映了当今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景观。

  曹操墓是真是假,最权威的当然应该是国家文物局。然而,权威的公信力已经在各种各样的“事件”中逐渐弱化,我们在一个个社会热点中,看到的往往是一些“权威”部门弄虚作假、腐败扭曲的事实。就国家文物局对“曹操墓”的论证来说,姑且不论一流专家的质疑,即使是从一般人的认识水平来判断,我们能信任吗?那么,地方政府呢,我们已经见惯了一些地方争夺文化“资源”而不择手段的报道,就河南当地政府对“曹操墓”的运作来说,从发掘前的高调宣传,到忙不迭地坐地收费,处处充满了逐利的冲动,我们能信任吗?而在一些考古人员及专业人士身上,我们不时可以发现浮躁的痕迹,甚至还有被利益权势捆绑的嫌疑,我们能信任吗?

  文化的重建,热点背后需要冷思考

  对曹操墓的质疑一直在进行,这种质疑既有直觉式,也有情绪式,当然更有求证式,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质疑百分之百纯粹,但我们可以理解,在一个潜规则盛行、“周老虎”出没的社会中,大众的各种直觉化、情绪化反应都顺理成章。如果学者们从文化的多种角度,一点一滴追索真相,这种质疑精神当然值得崇扬,即使有的论证不十分严格,有的论证甚至于顾此失彼,但我们相信,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会推动着我们一步步接近真理。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21日的苏州论坛,尽管很多人怀疑其背后的动机,但从学理的角度来看,也有它的价值。

  关于“曹操墓”,众声喧哗中还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些媒体在报道中,不是遵循文化规律的学术理性,而是把“曹操墓”全面娱乐化了,这些报道不单纯是为了追索真相,更多的是为了猎奇与炒作,吸引大众眼球,却误导了大众的思维;而一些文化学者或专业人士,在论证或质疑过程中,不是冷静地说理,而是乱扣帽子,乱舞棍子,斯文扫地却于事无补。

  围绕着“曹操墓”,当今社会的文化生态一览无遗。考古,需要在历史的“文化地层”中爬梳,留给世人的可能是孤独的背影,而“曹操墓”却以纷纷扰扰的形象走向社会,成为耐人寻味的文化热点。恰恰是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冷思考。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文化无处不在,却又很容易被扭曲,这就需要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考量。需要重建文化公信力,需要专业人士回归学术,需要媒体责任担当,需要大众提高素养,只有在各个环节上都回归理性,文化才能走向健康,文化的重建,才能变得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王宏伟 贾梦雨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