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赛人怎么了?信雨果,别信萨科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吉卜赛人怎么了?信雨果,别信萨科齐

2010年08月27日 10:3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历史上的奴役和屠杀都没有做到的事,萨科齐金钱开道的补偿式驱逐更难做到。

  最近,被称为“世界的自由居民”的吉卜赛人,受到法国政府的新一轮驱逐。法国政府宣布,将在未来3个月内,拆除300处吉卜赛人居住的“非法营地”,并将遣送700多名吉卜赛人回原籍国家,所有遣返者成人可得到300欧元,未成年人得到100欧元的补助。

  在人类历史上,吉卜赛人一直是有着鲜明个性和文化色彩的奇特民族,在不同语种的国家,这个民族有着各不相同的名称。英语国家叫他们吉卜赛人或罗姆人,法语国家和俄罗斯、意大利等国称他们为茨冈人,西班牙语国家又叫他们吉坦人。这个民族几乎从“诞生”之日起,就无数次遭受流入地政府的歧视、迫害、驱逐、囚禁,甚至被集体奴役和屠杀。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改变他们的流浪文化。

  实际上,对每一个吉卜赛人来说,不自由,毋宁死。吉卜赛人从来没有目的地,也没有终点站,自始至终拒绝被任何定居文明同化,流浪漂泊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通过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普希金的《茨冈人》,以及印度歌舞影片《大蓬车》、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等,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经典记忆。

  那么,法国政府为什么驱逐流浪的吉卜赛人?法国政府公开表示,300处吉卜赛人居住的“非法营地”,是“人口贩卖、低居住标准、剥削儿童、乞讨、卖淫地的罪恶温床”。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公开表示,吉卜赛人聚居地是“毒品贩卖和嫖娼等非法活动的温床”。然而,只要翻开法国著名史学家若兹·库贝洛的著作《流浪的历史》,就可以发现,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历史的无聊翻版。

  在法国的吉卜赛人主要来自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因此吉卜赛人可免签证进入法国。历史上,吉卜赛人也是法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深刻影响了法国文化乃至整个欧洲文化。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塑造的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就是典型形象。通过艺术作品,人们也可以感受到,吉卜赛人这一富有个性和热情的民族,并非沉默无声地行走流浪,他们对文明社会的影响有目共睹,他们为了自由不懈抗争的精神更令世人感动。

  萨科齐政府驱逐吉卜赛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拉“替罪羊”,讨好右翼选民,备战2012年总统选举。然而,这不但有损法国“人权之母”的国家形象,而且破坏了欧盟境内人员自由往来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吉卜赛人不可能因此而被彻底驱逐出法国。历史上的奴役和屠杀都没有做到的事,萨科齐金钱开道的补偿式驱逐更难做到。

  对吉卜赛人的态度,雨果和萨科齐相比,谁的价值观更久远?答案不言而喻:信雨果,别信萨科齐。

  周钦(旅法作家)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