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副部长:七大战略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化部副部长:七大战略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2)

2010年08月30日 14: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为实现上述目标,按照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根据文化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情况,文化部将重点实施以下七大战略:

  一是骨干企业带动战略。培育骨干企业,形成战略投资者,既是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创新、增强产业集聚效应的战略举措,也是应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激烈竞争,加快民族文化产业振兴的迫切需要。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二是科技创新推动战略。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状况,走出受制于人的困境,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型文化企业,让自主创新成为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发动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提高文化产业活力与竞争力。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对原创性强、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前景良好的文化企业,应给予重点支持。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鼓励和支持原创,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产业集聚发展战略。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内部分工与协作,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的必然趋势。为此,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骨干企业培育、配套设施建设、新兴业态培育和运行机制创新,突出主导产业,加强企业集聚,强化分工配套,使各地园区成为吸纳投资的主要土壤和产业扩张的主要增长点。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根据自身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和集聚区,形成具有强大带动效应的区域文化产业孵化器和发展极,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四是文化品牌塑造战略。知名品牌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只有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推出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著名文化品牌和知名文化企业,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名牌引领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才能真正从“中国制作”走向“中国创作”、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五是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头在创意,而创意来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不能建立一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要牢牢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抓好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文化产业,建设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才队伍。

  六是金融创新扶持战略。积极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降低文化企业财务和融资成本,促进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搭建包括信贷、证券、文化产权评估交易、保险等内容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缓解文化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

  七是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是拉动对外文化贸易,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对外文化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多流通的是西方文化产品,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与目前日趋活跃的文化大国,理应通过文化产品展示自身文化,体现文化价值。因此,要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我国的对外文化贸易有快速的发展,努力扭转文化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

  讲话是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昭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十分紧迫。”因此,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加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拓展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昭示和必然选择。

  而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到整个GDP约25%,其音像产品占据了国际音像份额的40%以上,电影出口占据世界电影市场的80%。日本文化产业达到GDP的20%,英国创意产业占英国国民增加总值的7.3%,而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只约占GDP的2.6%。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近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数量有所增长,但文化贸易逆差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以演艺产品为例,我国引进和派出的演出,每场收入比约为10:1。我对外文化贸易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对外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作为一个在国际舞台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同世界的互动中,文化软实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国际文化市场的不断开拓,无疑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拓展对外文化贸易和网络、提高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已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策略和必然选择。

  为此,必须重视对外文化贸易在对外文化工作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统筹对外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统筹扩大出口规模与调整出口结构,根据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的原则,以扶持文化产业创新为核心,以扶持中国优秀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进军国际市场为重点,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推广扶持等三个方面,针对外向型文化产品的创意、制作、推广、营销等各个环节,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产业合作,加大智力引进,加快文化管理和创作人才的培养,引导和扶持文化企业积极打造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并推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扩大文化交流的同时,通过壮大和发展文化产业、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积极方式,占领国际文化影响力的“制高点”,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和文化安全。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