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问破解数字出版难题 出版社或弃硬件业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12问破解数字出版难题 出版社或弃硬件业务

2010年08月30日 14:5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2问破解数字出版发展难题

  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总经理刘成勇、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代表陆纲、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书事业资源运营部总经理陈绍强等参加了该会议。据介绍,参会之前,有关部门已经向相关企业提出12道问题,包括:如何界定和区分电子书、电纸书、电子阅读和数字阅读等名称的范畴,哪一种名称更适合市场?发展电子书产业应采用何种内容资源供给模式?电子书的标准应如何设定、何种模式适合国内市场、是否应予统一?电子书版权保护与版权授权模式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会上,与会企业代表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有与会代表表示,具体出台哪些政策还不明朗,但是一些基本原则在当天的会议上已经可以感受得到。

  数字出版管理拟内容、设备分离

  据介绍,会上,有关管理部门明确了内容供应方和设备生产方之间的关系,指出内容方和设备生产方应该各司其职、互不干涉,避免设备生产商涉足内容制作、内容方插足设备制作等因企业执意打造“全产业链”而出现不利于产业持续发展的行为。此外,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电子书产业发展中的法制规则。知情人士表示,未来有关部门将有可能设立准入机制,尤其是内容提供方,必须经过认证获得牌照的企业才能进入电子书产业。

  会议召开后不久,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公开表示,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对参与数字出版与数字传播的企业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将数字内容出版企业、数字化内容加工企业、数字化内容投送及传播企业的性质区分开来,分别授予资质。同时,在资质授权上,给予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资质,给予民营数字技术企业“数字传播”“数字化加工”资质,使掌握新技术的民营企业参与到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经营中来。据了解,新闻出版总署还将加快修订《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我国电子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数字出版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至此,数字出版市场再次提高准入门槛,此举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有助于改变数字出版市场长期混乱的格局。

  出版社恐将放弃硬件业务

  不过针对以上问题,一些与会代表表示,这一举措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就拿限定设备方和内容方‘各司其职’不能相互涉足而言,因为涉及电子产品经营范围,一方面出版总署与工信部要进行有效协调沟通;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发展的既得利益者,如汉王的电子图书馆、方正的番茄网等,如何让他们放弃现有业务,都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这项政策其实并不是将现有好的东西排除,而是将通盘考虑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共同利益。”数字出版专家黄华表示,目前数字出版的概念使得多家出版集团蠢蠢欲动,纷纷推出自有品牌的电子书阅读器,但由于缺乏技术支持、更新速度慢,这些产品在市场中并未取得好的销量。有很多家出版社甚至希望能通过研发电子书阅读器得到政府的资金扶持,这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管理部门试图通过政策法规的形式促使出版社放弃设备开发的投入。对于现有的设备商而言,内容平台并不算是内容资源,政策对他们影响并不大。“这样既保证了内容商在数字出版内容上获利,也保证了设备市场中有序的竞争。”

  至于已经推出电子书阅读器的一些出版集团,黄华建议,通过和一些IT公司的合作和版权销售等方式,很容易就能将现有的电子书阅读转移到其他品牌IT产品中。

  “国内电子书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座谈会”日前举行。来自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负责人、中国出版研究所的专家,以及与电子书产业相关联的10家上下游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者介绍,出版管理部门正酝酿对数字出版设备商与内容提供商分别进行资质认定,这将有助于解决国内电子书阅读器品牌“鱼目混珠”的乱象。

  徐 楠 张晓东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