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完成新作《古炉》 描写基层“文革”故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贾平凹完成新作《古炉》 描写基层“文革”故事

2010年09月02日 18:2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贾平凹称,《古炉》是一本关于“文革”记忆的作品。资料图片

  (记者姜妍 实习生周子阳)63万字,历时3年,贾平凹即将在明年1月推出自己最新长篇小说《古炉》。

  在完成《高兴》后,贾平凹就开始投入到了新书的创作,本书的责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孔令艳介绍说,贾平凹的新书依旧以陕西农村为背景,写了基层“文革”发生的故事,包括基层社会怎么阐释“文革”的概念,政治运动如何在基层地方生长起来,里面有贾平凹对那段历史的独特思考。

  在《古炉》的后记里,贾平凹详细介绍了自己写这一题材的原因,他说五十岁之后,周围熟人有些开始死亡,自己突然喜欢在身上装钱了,瞌睡日渐减少,便知自己老了。老了就提醒自己,一定不要贪恋位子,不吃凉粉便腾板凳;一定不去抛头露面,能不参加的活动坚决抹下脸去拒绝,一定不要偏执。一定不要嫉妒别人。“这些都可以做到,尽量去做到,但控制不了的却是记忆啊,而且记忆越忆越是远,越远越是那么清晰。”

  贾平凹所指的清晰记忆就是少年时代经历的“文化大革命”,“我问我的那些侄孙:你们知道‘文化大革命’吗?侄孙说:不知道。我又问:你们知道你爷的爷的名字吗?侄孙说:不知道。我说:哦,咋啥都不知道。”再加上回乡的一些经历,让他产生把记忆写出的欲望。

  孔令艳评价这本书是,好读且故事性强,她说贾平凹自己新作比《秦腔》更好读,比《高兴》内涵更丰富。交出稿子后,贾平凹曾给孔令艳发短信说,“这本书交给出版社就像生孩子在医院里,孩子生出来了,医生抱走了,来评判孩子是不是健康啊,和那个心情是一样的。”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