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曾受鲁迅著作影响 视其思想为“维他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学良曾受鲁迅著作影响 视其思想为“维他命”

2010年09月03日 07:5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研究抗日战争,不能不提到张学良。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共同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这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两党从此走上了合作抗日的道路,举国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不过,张学良也因此被蒋介石囚禁达数十年之久。

  在张学良被囚禁的几十年中,以在贵州的几年最为不幸。1938年11月住进修文县阳明洞后,因缺乏思想准备,张学良在精神上一度极为痛苦。以后,又辗转几地,直到1946年11月经重庆迁往台湾。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鲁迅的著作在精神上给了张学良很大的刺激和鼓舞,以至于他曾打算要全面研究鲁迅的思想。虽然张学良最终并没有对鲁迅的思想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但仔细体会鲁迅著作对张学良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张学良为何会发动西安事变或许有所帮助,对于我们理解抗日战争那段历史也会有所启发。

  张学良究竟何时对鲁迅的著作发生兴趣,至今尚无人提及。就目前所知,他至晚在1941年就已经在阅读鲁迅的著作。使他对鲁迅产生浓厚兴趣的,是何凝编的《鲁迅杂感选集》。1941年10月27日,张学良在日记中写道:“读何凝编的《鲁迅杂感选集》,感觉有些生气,同时感觉着鲁迅死得太可惜了!可是他的文字,活气生生的,活跃于纸上,字字句句,侵入你的骨髓,振荡你的神精;我从来不惧怕什么的,可是在鲁迅文字之前,我有点发抖了,一方面是惭愧,一方面是热血沸升,好像鲁迅枯脸,显于我的面前。那末,可以说——确是得说他是永生。”

  这段时间,张学良有点迷上了鲁迅。1942年5月23日,他在读书笔记中写下了《鲁迅的伟大》,中间说道:“鲁迅他不怕一切,大声疾呼,敢说敢写,是为了什末?……他是为了想救中国大众人们‘出水火,登衽席’。这正是鲁迅先生的伟大地方,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处所。”张学良的这番话,应该说是见道之言。1942年7月28日,张学良还托人买到一部旧的《鲁迅全集》。在张学良看来,鲁迅的文字刺痛了他,但鲁迅的思想就是“维他命”,是生命的必需品,须臾不能离开。1942年8月27日,张学良在读书笔记中写道:“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刺了我的伤痕,刺了我的隐疾——我是烦恶他这些文章。可是我接受了她以后,感觉上有些不同了,好像我吸收了‘维他命’一样。她不是‘雅片’,可以麻醉你一时,她是‘维他命’,人生永远的必需品。她不是高贵的补品‘芙蓉膏’,她是平平常常的东西。不过由他提炼发现了,好像大夫们由米糠里提炼‘维他命’一样。”张学良在这里对鲁迅思想的比喻极为形象——是“维他命”而非“芙蓉膏”。

  我们知道,使张学良对鲁迅产生浓厚兴趣的《鲁迅杂感选集》的编者何凝,实际上是瞿秋白的笔名。瞿秋白所编的《鲁迅杂感选集》一书选录了鲁迅自1918年至1932年所写的74篇杂文,1933年由青光书局出版。在书前的长篇序言中,瞿秋白对鲁迅的思想和作品作了详尽的介绍,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战斗性。鲁迅投枪匕首般的杂文,经瞿秋白的选编,深深地打动了张学良,使他感觉到鲁迅的文字,“活气生生的,活跃于纸上,字字句句,侵入你的骨髓,振荡你的神精”;从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张学良,在鲁迅文字之前竟然“发抖了”。作者(鲁迅)——编者(瞿秋白)——读者(张学良),在这里被贯串了起来,显示出某种意义。虽然目前来看,张学良读鲁迅的著作是在西安事变之后,但张学良能够在鲁迅的文字面前“发抖”,说明他慧根不浅,也有想救中国大众“出水火,登衽席”的情怀。可以设想,一个麻木的奴才、无行的文人,贪婪的官僚、嗜血的屠夫,在鲁迅的文字面前是不可能“发抖”的。从张学良对鲁迅著作的这些评价,我们似乎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他会发动西安事变,也更能明白当时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何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郭双林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