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65个细节:张自忠"找死路" 刘伯承痛失爱将(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抗战65个细节:张自忠"找死路" 刘伯承痛失爱将(2)

2010年09月03日 09:24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张自忠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义无反顾的牺牲

  8、八女投江。1938年10月,日军对松花江下游展开“大讨伐”,刚分娩不久的冷云率妇女团随东北抗联第5军第1师出发,遭敌围追堵截。全师仅剩百余人,在密林中饥饿行军27天,粒米未进,以野果、山蘑菇维持生命。冷云率妇女团仅剩的8人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战至弹药用尽,步入乌斯浑河,壮烈牺牲。这8位巾帼英雄的名字是:冷云、杨贵珍、胡秀芝、安顺福、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

  9、张自忠“找死路”。1937年12月7日,张自忠回到河南道口李源屯59军军部。与官兵见面时,张只说了一句话:“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闻者无不动容。1940年5月16日,张在战斗中身中7弹,仍高呼“杀敌报仇”,壮烈殉国。

  10、五壮士震惊日寇。1941年9月25日,日军约2000人向狼牙山地区发动进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6班的5名战士最后留守。弹尽粮绝后,5人一起纵身跳下了悬崖。当日寇发现与之交战的对手只有5人时,震惊之下,竟整齐地排成几列站在五壮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恭恭敬敬地鞠了3个躬。

  11、白子峰受刑5天不屈服。1933年9月21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5路军副司令白子峰因汉奸告密,落入日寇魔掌。敌人一连刑讯逼供了5天,白仍不屈服,负责审讯的敌人竟跪着哀求:“我是上命差遣,告诉我几个字,我好交差。”9月27日,一无所获的敌人将白子峰活埋于开原车站北日本军营内。

  12、洪麟阁血写“还我河山”。1938年10月15日,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1路军总指挥洪麟阁率部与驻马兰峪的日军骑兵队交战,头部和腿部受重伤。负伤后的洪麟阁扯下杨树皮,用血写下誓言:“还我河山”,壮烈殉国。

  13、张咨明自尽殉国。1940年6月6日,日军两个大队进攻灵山。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14团政委张咨明负伤昏迷,醒来时发现山上山下全是鬼子。张扶着一棵松树站起来,摘下肩上挎手枪的皮带,挂在树杈上,毅然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4、陈若克以血作奶。1941年深秋,女共产党员陈若克在日军“扫荡”中不幸被俘。刑前,陈若克对出生不足20天的孩子说:“孩子你来到这世上,没有吃妈妈一口奶,现在就要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了,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说着,将手上的鲜血滴进孩子的嘴里。凶残的敌人在她和孩子身上连捅27刀,母子均壮烈牺牲。

  15、许国璋举枪自戕。1943年11月20日,第150师师长许国璋奉令于常德西北太浮山拒敌,在战斗中重伤休克。部属误以为他已阵亡,将其移至沅江南岸。醒来后,许发现自己已被抬过沅江,急呼:“我是军人,应战死沙场,运我过河害了我!”言毕,举枪自戕,壮烈殉国。

  16、白乙化冲锋中弹。1941年2月4日,伪满滦平县警务科长关直雄指挥“讨伐”大队,向白河10团防地偷袭。10团团长白乙化指挥部队与敌展开激战。下午4时,白站在绛蓬山上,手持指挥旗下令:“一营冲锋!”话音刚落,一颗子弹飞来,击中其头部,白壮烈牺牲。

  17、县长周同坠城殉国。台儿庄会战前期,防守藤县的122师官兵死伤殆尽,师长王铭章阵亡。消息传来,藤县县长周同悲痛万分:“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我要做第一个为国牺牲的地方官。”遂登上城墙坠城自尽。

  18、渔民船工拒服苦役。1944年6月26日晨,1000多名衡阳渔民船工冒着日寇的炮火,撑着渔船、木筏、竹排把参战部队渡到湘江西岸。8月8日,衡阳城陷,鬼子强迫渔民船工服苦役,但无一人屈从,全被鬼子杀害。

  19、88岁老先生绝食。中条山之战,第3军12师师长寸性奇殉国。其父寸大进老先生恨自己88岁高龄无力报国,遂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

  20、开车与敌同归于尽。胡阿毛,汽车司机。1932年2月27日晨,日军4人押解胡阿毛到附近装满军火的卡车上,迫令其驶往公大纱厂。将至目的地,胡阿毛忽横转车头,直冲浦江,与车上的日军同归于尽。

  21、张森林血染“就义辞”。1943年4月12日,保定市清苑县冉庄村民兵连指导员张森林被敌人活埋。村民为张清洗身上的血迹时,在其内衣口袋中发现他用敌人让其写“降书”的纸写下的“就义辞”:“鳞伤遍体做徒囚,山河未复志未酬;敌酋逼书归降字,誓将碧血染春秋;人去留得英魂在,唤起民众报国仇!”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