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当年为何下令修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照片(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周恩来当年为何下令修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照片(3)

2010年09月03日 10:0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句自信的誓言】

  自己动手,从头摸起

  1960年我国初生的核工业面临被扼杀的危险。

  “周总理亲自抓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为研制两弹一星,国家成立了以总理为主任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我认为,没有他,新中国就不会在短期内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即使处于文化大革命中,中国还成功制造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以及导弹核武器等尖端科技。”采访中,孟老几次满怀激情地提到。

  早在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就指出:“我们有了一定的国防力量……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同年1月和1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和八届二中全会上,周恩来也阐明了这一问题。

  此后几年,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原子能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但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所有中、苏经济技术合同,撤走全部在核工业系统工作的技术专家,带走重要资料,使我国初生的核工业面临被扼杀的危险。周总理说:“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的时间搞出原子弹来。”1962年11月,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15人专门委员会,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指挥机构。从此,原子能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的步伐大大加快。

  【一位尽职的调度】

  亲自询问每次试验

  中央专委会成立两年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在中央专委会成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周恩来连续主持召开了3次中央专委会会议,用最快的时间解决了抽调干部组建工作班子、确定中国核工业的主攻方向、配调和进口技术设备以及制定出《1963年、1964年原子武器工业建设、生产计划大纲》。“先抓原子弹”是周恩来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中央专委会成立后的半年时间内,我国原子能工业各条战线迅速形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集中了包括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王淦昌在内的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为原子弹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而周恩来则成为名副其实的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总调度”。凡是中央专委会决定的事,哪怕是一个关键零部件的生产,都采取会上当场拍板的方式,绝不拖到会下,由主管的部长负责,保质、保量、限时完成。决策做出后,周恩来还要派人不断督促检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中央专委会成立两年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成功爆炸。

  孟老回忆,每次试验前,总理都要几次与试验场通电话亲自询问,态度非常谨慎。1964年10月16日,孟昭瑞在第一次原子弹发射现场采访时,亲耳听到张爱萍将军向总理汇报原子弹爆炸成功。爆炸中首先产生冲击波,然后火球蹿出,紧接着形成蘑菇云,直到蘑菇云形成,张爱萍才有把握地拨通电话向总理汇报,在场的人都听到电话那头总理焦急的声音——“确定有把握吗,准确还是不准确?”张爱萍随即又询问身旁的核物理专家王淦昌,得到了肯定答复,总理非常高兴,在场的工作人员觉得受到莫大鼓舞。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