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册古旧文献亟待修复 宋本古籍价比黄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千万册古旧文献亟待修复 宋本古籍价比黄金

2010年09月09日 09:29 来源:湖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堆满书架的各类古籍。

虫蛀面积较大,且整本皆有虫蛀现象的破损书影。

书页四周变色,出现酸化的破损书影。

  我们一直以拥有“浩如烟海”的古旧文献而自豪。殊不知,由于保护乏力,它们正加速“衰老”,数十年后可能“灰飞烟灭”——

  本报记者 熊远帆

  “纸寿千年”,是用来形容古代手工制作的宣纸的词语,本是夸赞古纸抗老化、久不变色、不蛀不腐、卷折无损、可流传久远等特点;然而,现在往往提示的是,对于很多珍贵的文献,譬如宋元古籍文献,它们的千年大限将至,面临“要命”的老去。

  湖湘大地历史悠久,几千年岁月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历史典籍,流传下来的亦堪称宏富。近日,记者对我省两个主要古籍保存地——湖南图书馆(以下简称“省图”)、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师大馆”)进行了探访。

  贵!

  宋本古籍,价比黄金

  位于“省图”内的“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是我省为保护古旧文献专门成立的机构。记者从中心了解到,目前全省所藏的古旧文献大约有200万册,主要集中在“省图”、“师大馆”、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和省博物馆。全省善本古籍数量也不菲,约有6000部,其中战国、西汉帛书数种,宋元刻本估30余部,明刻本估2000部,还有不少珍贵湖湘名人稿本和湖湘名人家谱。

  1904年成立的湖南图书馆,百余年来,为湖湘文化典藏了丰富的文史资料与古旧文献,总计有70余万册古籍、10余万册民国文献。

  “省图”副馆长雷树德介绍,“省图”的宋元刻本有30余种,北宋的《陀罗尼经》为馆藏最早的刻本精品。“宋本书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是一两黄金一页,现在的价值更不可估量。”

  “曾国藩的原始手稿90%在我们馆里!”“省图”古旧文献中,湖湘名人著述手稿众多。其中包括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等清末湘军将帅的书信手稿2000余件。

  另外,“省图”还藏有许多珍贵字画。雷树德介绍,天津博物馆一位文物鉴定专家曾经到这里参观,看到一幅清代“四王”之一——王原祁的字画后说,此画单幅可值400万元。

  据了解,“省图”还藏有字画7700余幅、碑帖拓片4300余幅,经国家字画专家鉴定,其中不少为一、二、三级珍品,如南宋佚名团扇;明代祝允明行草书卷、董其昌行书册页;清代康熙扇面,萧云从、王原祁的山水立轴,刘石庵行书卷,翁方纲行书联,何绍基楷书石鼓诗屏等。

  “ 师大馆”的古籍,大部分系民国时期谭延闿、陈浴新、任凯南、杨树达等捐赠给当时国立师范学院的。加上1953年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所藏的古籍也划到了“师大馆”。“师大馆”现共有古籍20余万册、民国文献近8万册,有将近5000册善本。其中曾国藩和郭嵩焘的手稿尤为珍贵。

  雷树德认为,古旧文献的版本价值、文物认定价值,都还只是大家看得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文献对文化的传承作用以及文献对文化的复活作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在历史大动荡(如战争或天灾)之中可能会中断如亚特兰蒂斯文化、古罗马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等,曾都是古人创造的灿烂古代文化,其文化的情形如何,在于后代通过考古挖掘找到其文献记录,从而考证其文化特质。如果失去了文献记录,这些文化也无从谈起。

  危!

  不是保护,而是抢救

  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记录,却面临着老去直至“死去”的存亡危机。

  古籍的老化实际是一种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古旧文献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现在最紧要的已不是保护,而是抢救!一些古旧文献再不加以抢救,过不了多少年就会变成书砖或者灰了。” “师大馆”馆长罗益群说,“过去,只要不被火烧、水淹、鼠虫噬咬,就算是保护了,很少有人关注古籍保存环境和破损古籍的修复。”

  湖南师大比较重视古籍保护,先后定做了400余个双面樟木书柜,安装了空调,配备了防盗、防火报警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近几年每年投入十几万元进行维护。但古籍保存环境依照保护标准依然较落后。罗益群说:“古旧文献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不应只是学校一家的事,而应提高到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层面。”

  可是,古籍保护经费拮据,并不是“师大馆”一家面临的难题。

  按国家标准,古籍应存放在温度16摄氏度至20摄氏度、湿度40%至60%之内的环境中。但在“省图”,目前只有古籍善本能够享受到空调和除湿机设备的“关照”,具有恒温恒湿的保存条件。

  8月中旬,长沙持续35摄氏度以上高温。 就普通古籍与文献的保存,记者跟随2家图书馆工作人员,亲身感受了藏书库的环境。当室外37摄氏度高温,书库内的温度却达到了39摄氏度。因害怕光照,许多窗户还被工作人员用牛皮纸封了起来。工作人员在库房之中只能用蒲扇散热,连电风扇也不敢开,怕风损坏古籍。不过5分钟,记者已全身汗湿。

  “省图”历史文献部主任刘微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书库整栋楼内就铺设了空调管道,可空调开了一周,发现实在负担不起。仅启动善本书库的恒温恒湿设备,1天就需540元,1年的电费就是20万元左右。鉴于此,善本书库的空调每天只能开8小时。如果把其他8个书库都打开,费用太高。现在除了善本书,对其他古籍只能采取很古老的保存方式,如把窗户用牛皮纸封上防高温,把书柜用箱子垫高防湿等。

  书的寿命与纸张本身的质量密切相关,也和存放环境息息相关,温湿度是直接影响古籍寿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适宜的温湿度,不仅会直接导致古籍的损坏,而且还会加剧光、灰尘、氧化性气体、酸、虫霉等因素的破坏作用。

  最“要命”的是,长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日平均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上的有85天之多,长沙4月份的湿度平均在84%左右,在没有温湿度控制设备的书库里,古籍1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承受着高温高湿的侵扰。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