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贵:季羡林约他当助手 没完成口述史很愧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蔡德贵:季羡林约他当助手 没完成口述史很愧疚

2010年09月10日 18:1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片

  国学大师季羡林用毕生的精力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谱写了为国育人、乐于奉献的传奇人生。季老生前在其学术助手蔡德贵的协助下,在近10个月的时间里曾75次口述录音,这一口述实录被整理成《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史》一书。蔡德贵说,在季老的最后10个月里,能够听取他的教诲,记录他的人生经历,这是莫大的荣幸。

  季羡林主动约他当助手

  2008年10月,季羡林委托人给蔡德贵发短信,希望和他私下谈谈。很快季羡林身边的人给蔡德贵打来电话,简单说了季老想让他当学术助手的想法。“接到电话后,我非常犹豫。原因在于季老身边有很多人,由他们做这项工作可能最合适。后来我才知道,季老的很多高徒在北京大学担任着非常重要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我转念一想,自己可以陪季老聊聊天、给他解解闷,于是就没有一点思想负担了。”蔡德贵说。

  2008年10月13日,口述历史的工作正式开始。第一天口述时,季羡林特别跟他说明,做口述历史,原则是“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同时说明约蔡德贵做口述史的原因,是因为他写过自己的传记,对自己比较熟悉。“口述历史在学术界很是时髦,而我则是因为眼睛视力减弱,看不见,无法写东西,本想写两篇文章,一篇谈‘侠’,一篇谈‘士’,因为眼睛的原因无法下笔。也曾想写一本《中外恩师谱》,一直无法如愿。对我自己来说,口述历史也很有意义。我已经年近百岁,应该对自己的一生做一个小结。”季羡林说。

  301医院为了保证季羡林的健康,规定每次口述不要超过50分钟,但季羡林谈得兴起,往往不遵守医院的规定,说:“我没有那么娇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

  蔡德贵说,做口述史的这10个月,他有机会聆听季羡林谈论人生经历、学术历程,听到那么多不曾听到的故事和趣闻,自己感到莫大的荣幸。在这一过程中,季老妙趣横生、睿语惊人,而且几乎每次都有精彩的段子。2008年11月7日,季老和儿子季承在相隔多年后见面,两位老人泪流满面、感慨万千,从那以后季老精神好了许多,经常在口述中讲起以前的趣闻,并哈哈大笑。

  在书中,有一些删节符号。蔡德贵称,这些一方面是现在还不太适合公布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为当季老感觉所口述的和“大国学”关系不是很大,就会建议关掉录音笔。

  由季羡林儿子季承著的《我和父亲季羡林》出版后引起舆论哗然。谈及季承笔下的父亲形象,蔡德贵回应道:“通过互联网,我浏览了一下这本书的内容,我非常理解季承。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由季承亲自将真实面貌披露给读者,这是负责任的表现。但是我想说明一下,我眼中的季羡林和季承眼中看到的父亲可能不是一个人,我想读者朋友感觉到的季羡林可能也跟季承写的不是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儿子看父亲时可能看到的弱点多一些。对季承的评论,我们无权指责。”

  没彻底完成口述史很愧疚

  蔡德贵透露,季羡林在晚年时表现出对人类整体命运的终极关切,认为全人类面临着3种紧张关系: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季羡林认为56个民族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应该纳入国学研究的范围,其他民族都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共同建设,功不可没,所以他在2006年以后提出“大国学”的概念。

  当初季羡林把蔡德贵从山东叫到北京,主要目的是想把自己对“大国学”的理解用口述的形式笔录下来。2009年6月16日,蔡德贵需要去美国参加一个研究项目,当时他与季羡林约定9月回来后继续做口述,并把所编著的《季羡林年谱长编》念给他听。没想到,当他从美国回来季老已驾鹤西去。“今天大家看到的这本书,只是包括了季老广博学问的一小部分,有些他老人家确确实实带走了,对没有彻底完成口述,我感到特别的愧疚。”

  本报记者 杨雅莲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