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戴有色眼镜打量网络文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别戴有色眼镜打量网络文学

2010年09月13日 11:07 来源:每日新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从中国作家协会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委从1008篇(部)参评作品中确定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130篇(部)备选作品。文雨(张雯轩)发表在晋江文学城的网络中篇小说《网逝》,首次代表网络作家作品角逐鲁迅文学奖,尤为引人关注。

  中国文学奖众多,但鲁迅文学奖一直是国内具有最高文学荣誉的奖项之一。在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和热爱文学的读者眼里,鲁迅文学奖往往是权威和正统的代表。但是也正因为这种权威和正统的标签,使其多年来一直把日渐兴盛、风生水起的网络文学作品和作家拒之门外。

  而今年的鲁迅文学奖,网络作家的作品首次入围参与角逐大奖,这对鲁迅文学奖是个突破和超越,对众多网络文学作家和作品,也同样是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虽然很难说今年鲁迅文学奖的最大看点就是网络文学作品的入围,但这肯定是今年鲁迅文学奖的一个亮点。

  当网络文学迅猛发展,在网络上赢得数以百万计年轻人追捧的同时,我们的一些所谓传统作家,仍旧戴着有色眼镜打量网络文学,这本身就是对网络文学的偏见和歧视。从广义的文学定义来说,唐诗宋词元曲算是文学作品,儿歌、童谣甚至是街头涂鸦,也同样是文学作品,那么,备受网民追捧的网络文学,为何就不能登上大雅之堂,获得传统文学奖项的认可呢?

  前些日子围绕网络文学作品,还引发了一场口水战,某大牌作家声称“网络文学都是垃圾”,结果遭到了网民们的一致声讨。明明就是自己故步自封、观念陈旧,却反过来指责别人的作品是垃圾,这明显是一种井蛙之见。网络文学创作方向也许需要引导,文学水平也许需要提高,但它们首先应该受到呵护,首先应该得到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网络文学正以其自身的影响力,征服越来越多的人。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出版实体书以后,发行量动辄几百万册;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后,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它们首先在“江湖”发轫,然后获得“庙堂”的承认,先是一些网络文学作家纷纷被吸收进各地作协和中国作协,然后又是网络文学作品入围鲁迅文学奖。这是网络文学作家的幸事,也是网络文学读者的幸事,但说到底,这是文学的幸事。(广西 苑广阔)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