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请给生僻姓氏以文化关注,怎能让人迁就电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请给生僻姓氏以文化关注,怎能让人迁就电脑?

2010年09月14日 10:42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月15日网络上出现这么一条消息:《生僻字电脑打不出来山东200村民被迫改姓》,说是山东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高庄村大约有二百人有个很特殊的姓,上边一个“彡”,下边一个“且”,念shǎn。但由于电脑上无法打出这个字,在信息化时代就有很多不方便,身份证、驾驶证等都没法办,为了融入社会,只好被迫改姓,多数改“冼”,也有改“显”的,大概是那里这两个字音同上“彡”下“且”的字。于是村民说“电脑这玩意,你说到底是添方便还是添麻烦?”“我们不希望老祖宗给我们的姓氏在这一辈失传。”我那远在美国的孩子,深知我对与汉字有关的信息感兴趣,立即通过网络告诉我。

  我得知□姓后裔的存在,着实高兴。

  这个冷僻的□姓,是很有历史的,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西羌族的一个叫“彡姐”的种姓。《汉书·冯奉世传》说:“(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秋,陇西羌彡姐旁种反。”《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此事是:“元帝时,彡姐等七种羌寇陇西。”看来是彡姐等七个种姓的西羌人造反。其时连年饥荒,不少大臣惮于开战,但在冯奉世的主张下,由汉元帝最终决策,于是年十一月取得战争的胜利。“彡姐”之音,注《汉书》的颜师古说:“彡,所亷反,又音先亷反。姐音紫。今西羌尚有此姓,而彡音先冉反。”就是说,原来彡是读平声的,到唐朝时,变成上声了。而反切上字如取先字,则今音就是xiǎn,菏泽市高庄村就取这个音;如取所字,则今音就是shǎn。姐的今音是zǐ。

  《汉书》记载平乱之时,“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馀皆走出塞”。但看来彡姐种姓并没有全都离开,留下来的,经过长时间的民族融合,成了汉民族的一员了。彡姐种姓,变成了“彡且”复姓,宋朝郑樵的《通知略·氏族略第五》中说这个“彡且氏”是关西的复姓。其后上下合并而为“□”,只取彡音,姐(且)音舍弃了。

  唐朝林宝编的《元和姓纂》卷七就提到这个“□”姓,用郑樵的《通知略·氏族略第五》来校定,其文字应该是:“□:彡音陕。且,子且反。合二字为□,音陕。唐上元中有左金吾大将军、关西节度使□复。弟震贲。”可惜的是,我在新旧《唐书》中都未能查到这个左金吾大将军的踪迹。

  明代天顺甲申(1464年)进士有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茂,明英宗不认识这个姓,问阁老李贤,李贤说其音与陕同,英宗就下令改姓陕。此事在明朝陆容的《菽园杂记》卷八和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荟》卷十四中都有记载。君王改姓,在那个时代,算是一种光宠吧。但徐应秋谈了此事后却说:“今《湖广通志》及楚纪荆志诸书并不言陕茂改姓之故。”看来对改姓而导致的人类史一个小细节的湮灭是有些想法的。据清修《陕西通志》卷二十二,这个□茂官为参政,成化年间做到了汉中知府。只是,记载中已经改姓为陕了。这个材料说明,明代公安地区有□姓人存在。

  也许是由于□姓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明代的一些学者也讨论起这个字来。梅膺祚在1615年编成的《字汇》寅集彡部中,收有这个字:“□,失冉切,音闪,姓也。”晚明极其博学的方以智在《通雅》卷二十《姓名(姓氏)》中也有说明,并说:“今《字汇》作□,从貝,讹也。”——他当时看到的《字汇》该字误从貝了。

  今日,我知道姓生活在山东菏泽时,为老百姓的历史在扎扎实实地延续而兴奋。这种兴奋,有如2000年夏我在玉门关抚摸到汉长城时由衷地觉得是触摸到西汉了一样。我也不禁浮想联翩,山东□姓的祖先,是经过哪些路线,涉历多少艰苦,来到这里安家的呢?他们和历史有着怎样的关联呢?这些,史书上是找不到记载了。不知家谱、族谱上有没有记载?如果都没有,那就已经消逝在历史的时间长河中了。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也许这里正蕴含着不可取代的信息呢。

  这样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姓,却因为电脑无法打出而必须改变,这也使我很担忧。如果这个负载着历史变迁的、显示民族融合的、凝结着人类学某些特有信息的姓氏,最终因为电脑不能处理而走向湮灭,那就非常悲哀了。“慎终追远”,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情怀,改变祖传的姓氏,是很难接受的。不是说以人为本吗?只能是让电脑为人服务吧,怎么能反过来让人去迁就电脑呢?

  实际上,电脑中早已有了“□”这个字了,不仅有“□”,连它的误字“□”都有,只不过它们是在方正超大字符集中。只要在电脑的控制面板下的字体中装上方正超大字符集,并安装个逍遥笔输入法(这些网络上都可以下载),用鼠标手写就可以输入。不过,国标码和国标扩展码中没有这个字,这对于一般的应用是很不方便的,网络上也不能显示,能不能通过这次人口普查,将类似于“□”这样冷僻的姓都调入到国标扩展码中,解除他们因僻姓带来的实际烦恼,给这些僻姓的百姓以文化关注呢?我期待着。

  王继如 2010-8-16于三学堂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