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影视表达:从《孔子》到《卧虎藏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传统文化与影视表达:从《孔子》到《卧虎藏龙》

2010年09月14日 16:1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影视应该重视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积淀了其深厚的精神和物质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体现智慧与信仰的精神和思想,例如儒家学说、老子哲学、《周易》思想、《孙子兵法》;也可以是体现创造力的建筑与符号,例如充满诗意的汉字、影响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以及威严的长城和紫禁城;也可以是充满美感的艺术,如飞舞的书法、千古绝唱的唐诗、无声而庄严的兵马俑、韵味独特的京剧;还可以是体现民俗与风情的中国美食、东方服饰、少林功夫、智慧围棋……其实这一切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资源。

  在当下的全球化语境下,电影电视的文化传播能力是首屈一指的。就此而言,中国影视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承担着重任。多年来,中国的影视艺术创作一直将传统文化元素纳入视野,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着开掘和运用,并呈现一批内容有含量、形式有创意的精品佳作。但是同我们所拥有的丰厚的文化资源相比,影视艺术创作不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还有提升的空间。因此,在影视艺术创作实践中寻求并探索表达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从《孔子》到《卧虎藏龙》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的一份共同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尽管对这一说法尚存争议,但“孔子学说”中的很多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普遍价值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孔子的“天人合一”、“仁者爱人”、“和而不同”等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不言而喻,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策略上,儒家思想是深厚的文化资源,而“孔子”是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载体。然而用影像来塑造孔子这一人物形象,用视听语言来诠释孔子的思想观念实属不易,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长期以来未有影视艺术创作者涉足这一题材领域的重要原因。2009年胡玫导演怀着对孔子的敬仰以及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把孔子形象搬上银幕。尽管人们对于电影《孔子》多有争议,但一个事实是,作品毕竟将中国精神和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以艺术影像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并通过典型的历史事件和戏剧性冲突,较为成功地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传达给了观众。其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影片以“救护被殉葬的奴隶”、“舌战群儒废止活人殉葬制度”的生动情节使孔子强烈的“仁爱”精神得以呈现,以“峡谷会盟”、“靶场比剑”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场面展现孔子的足智多谋,以泰山之巅的“子见老子”将中国思想发展中的“儒道互补”大胆进行视觉化,更以孔子在游历跋涉、颠沛流离中的修身自律、诲人不倦展现一代圣人“天下为仁”的思想和“礼之用,和为贵”的观念。应该说,电影《孔子》为运用影像形象地、直观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有价值的尝试,也完成了一次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艺术作品审美内涵的可贵实践。

  如果说电影《孔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直观的诠释,那么李安的《卧虎藏龙》则是以讲述中国武侠故事、塑造中国武侠人物来表达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在影片中,主要角色分别成为“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象征:李慕白飘逸超脱,俞秀莲入世圆融,但两个形象都持有仁义道德的理念,因此,主人公虽武艺超群,却不恃强好胜,不以强凌弱,并非无情却又不轻易言情。这种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隐忍和克制,正是“发乎情,止于礼”。

  精神与品格的艺术诠释

  如果说电影《孔子》、《卧虎藏龙》等是通过艺术形象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直接”地诠释,那么另一类影视剧作品则通过历史上的传奇故事、传奇人物、传奇景观等来“间接”地展现中国人的品质和美德,来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格。例如电视剧《闯关东》、《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往事》、《走西口》、《乔家大院》、《大宅门》等。这些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叙事方式上以“传奇”之笔摹写世态人情, 以“家国同构”的叙事模式实现以家族命运映射时代风云的目的,从而展现朴素的民族情怀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电视剧《闯关东》 在艺术表现上,显著特点是实现了宏大历史事件背景与家庭命运沉浮之间的对接,以一个个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将朱家的命运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使一个家庭几十年的变迁成为国家历史进程的缩影。其中,作为全剧的灵魂人物,主人公朱开山不仅是浩浩荡荡闯关东人中本色的山东人,也是传统文化浸染下中国人的优秀代表:他在闯关东迁徙中的坚忍不拔、见义勇为,在经商较量中的仁义大度、圆融智慧,在与日本人对抗中的悦然大义、坚守尊严等,无不折射出了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和品格。我们还看到,《大宅门》中的白景琦、《大染坊》中的陈寿亭、《走西口》中的田青、《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等,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信、礼、孝”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同时怀揣“以商济世”的家国情怀,尤其面对外敌入侵时表现出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激发起了强烈的民族悲愤之情。

  家庭伦理——常说常新

  在中国影视艺术创作中,一部分反映家庭伦理的成功作品不仅占有相当数量,而且深得人心。这类作品与那些展现历史风云和民族精神的具有史诗气质的“家族剧”不同,是以其对家庭人伦关系的艺术表达呈现对人的心理与情感的关照,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深入影响,例如《渴望》、《咱爸咱妈》、《金婚》、《大哥》、《大姐》、《媳妇》、《亲兄热弟》、《老大的幸福生活》等。在这一系列家庭伦理剧中,《渴望》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这部反映普通市民家庭生活的作品,没有波澜起伏的曲折剧情,却塑造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将儒家传统的善良、宽容、忍让、谦卑等艺术地融会到主人公刘慧芳的性格之中,并把刘慧芳塑造成了一个集传统美德于一身的“道德偶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喜爱。还有一类家庭伦理剧将传统的“孝道”融入创作之中,例如,《咱爸咱妈》、《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老娘泪》、《我的丑娘》等。其中,感人至深的是《咱爸咱妈》。作品取材于平实的百姓生活,突出了“养老送终”这个至孝主题,塑造了乔家兄弟姐妹倾尽心力报效父母养育之恩的至孝精神。它留给人们的是浓浓的骨肉亲情,是一种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

  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庭题材中的影像表达,还呈现一种多重的语言方式。例如李安著名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就被称为是“用最现代的艺术语言来体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家庭伦理关系的牵连和纠结、冲突与缓解来展开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形象化诠释。《推手》中的父亲不远万里移民美国来到儿子身边安度晚年;《喜宴》中的父母辛苦奔波来对儿子催婚;《饮食男女》中的父亲不辞辛劳为女儿们安排丰盛的晚餐……这其中的情感和牵挂都隐含着中国传统家庭的伦理和亲情。然而李安着意将家庭中人际关系的文化伦理放置到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戏剧冲突中来展现:《推手》中父亲与儿媳语言不通而带之的文化对立,父亲的传统思想与儿子现代思维的观念冲击;《喜宴》坚守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父亲面对同性恋儿子的尴尬;《饮食男女》中父女之间亦亲亦怨的复杂感情……影片在所设置的全方位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中,传扬了东方文化,并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这一文化母题的审美表现中,传达出人际关系和观念沟通中的隐忍与宽容,进而在追求一种“平衡”的境界中,更加明显地突出“家”的文化意味。

  再如,同样是将高端数字特技与现实生活相融合的“情节剧”大片,但中国的《唐山大地震》与好莱坞的《泰坦尼克号》相比,无疑显示出“中国特色”。这不仅因为前者讲述的是中国发生的故事,更是因为它所聚焦的是社会大事件、大背景下的一个普通家庭,并渲染和描绘了这个家庭的亲情和温暖,自然体现中国影视创作对“家”这一儒家核心观念的特别关注。

  综上所述, 开掘、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影视表达的多重路径,不仅是中国影视剧艺术创作规律的题内应有之义,同时也是影视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李 立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