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的“酸性”,文化界亟待自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华语的“酸性”,文化界亟待自省

2010年09月20日 16:1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近大家又把“汉字被污染”的话题拿出来谈论了。

  最惹人注目的言论之一,当是网站和博客多有转载的梁文道对董桥的访谈,里面提到内地作家的文字,老董说写得好的真没有几个,“他们的文字污染了”。老董这段话并非原创,原出处来自他欣赏的后辈专栏作家陶杰,他不过是转述。现在之所以引得内地读书人和文字工作者侧目,大约还是因为梁文道在内地的走红。

  霸道文风与文字污染

  想弄明白“文字污染了”的本意,我留意了下董桥转述时的语境,以及他所盛赞的新科港埠第一才子陶杰的文字,发现一两个有趣之处:一是他以散文前辈和资深媒体人这一双重身份,来俯瞰当今华语写作——准确点说,是文章写作;再确切,是专栏文章写作。二是虽偶尔也涉及小说,但总体上仍流于性情式读解。董桥博学,却更喜欢故事性强、文字精致的小说家,从毛姆到中文里的白先勇、张爱玲,层次、境界各有不同,视线里却都有对世情的特别关切。这大约跟他做过多年媒体,习惯了“文字服务于读者”这一层有关。老董对文章和作者的欣赏,大抵也是这个出发点:聪明自是不用说,文从字顺、明白畅晓,再适度有一点精致。

  董桥谈到季羡林、杨绛的文章,提到它们里的那种“淡”,以及自己的思考,“会不会走那种淡的路呢?走不走得了?”这倒应该是近些年的心路。读过董桥的人都知道他文章书卷气浓,词语历来精致,有时甚至达到雕琢、匠气的地步,这跟两位学者文字中的“淡”,原属不同的向度。内地作家中,文字风格“淡”的人并不少,以前曾大受欢迎的汪曾祺、阿城都是。学者里写散文的,也还有赵鑫珊、余秋雨、刘小枫等多位,还有像张承志、王小波这样学术、小说“两门抱”的。为何只特别提到季、杨两位,我想,这是不是跟他们文字更靠近四十年代的“后五四文风”,而较少后来内地散文多少都会带出的政论和雄辩味道有一定关系?文风偏于霸道(鄙人大约也属于这一类),抑或意气太盛,这或许就是董桥所认同的“文字污染”说?

  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语言

  内地文章“文字污染”说的始作俑者是香港时评家、著名专栏作者陶杰。很遗憾,最早出自他的哪篇文章我却没有查到,倒是对他另一个著名的“变酸了的中文”说法,有了一定了解,感觉他提到整个华语圈在文字使用上存在的粗鄙化、即时化趋势,还有西式语法对汉语传统的破坏性侵蚀,都是很有道理的思考。但他也有文人最明显的简单和短见思路,譬如仅仅为了维护汉字的传统审美,就奢谈繁体字应该复兴——他可能忘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和“一旦恢复繁体字,文盲将不可避免地增多”这两条最浅显的道理了。陶杰还提出一个见解:多读中国经典(比如明清笔记、《红楼梦》),这些都能提升中文的修辞学,反映中文的美感,是“为中文消毒”、让其恢复原来面貌的好途径。从这些观点大约可以窥见他的“文字污染”内涵,隐约包括了对内地一些散文在气场、语法和韵味等方面的不满意。

  不过陶杰开出的药方却有些“游医”化。明清笔记也好,《红楼梦》也好,所有成功的文学作品,它首先成功的肯定不是语言,而是个性、内涵。只有精致的语言,不一定就能写出多好的文章。太史公的《史记》、诸葛亮的《出师表》、《诫子书》、苏轼的《赤壁赋》,以至陶杰自己并不太喜欢的鲁迅之所以流传,其核心仍在于情怀。语言只是辅助性的一个因素。相反,今天的人谁还会脱口背出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左思干扰了洛阳纸制品市场的《三都赋》?况且一个时代,自会有一个时代的语言。《红楼梦》的文字之所以好,在于之前并没有人那样写作,之后那样写的人,又显得假,明显地跟自己的时代脱节。张恨水、张爱玲、高阳学得已经出类拔萃了,但文字深处又总有着某种悖时积尘的精致,并不能像曹雪芹,用一己之笔去承载时代的痛苦与缤纷。

  陶杰是大英帝国文明和英语文化的倾慕者,想必应该知道D·H·劳伦斯的伟大并不全在于涉足性意识主题,更在于其文风中还别有一番雄浑;而《尤利西斯》之所以不朽,除了讥诮和用内省方式呈现了百科全书式的都柏林气韵,还在于詹姆斯·乔伊斯仿用了不同时代的文体去表现不同的情境。这两位都是自己时代真正为语言作出了贡献和推进式探索的作者,但他们却未必是“老英国语言”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楷模。到底哪种角色对一个作家来说更重要呢?

  怎样把语言损失降到最低?

  中国近两百年,正处在一个极其动荡和微妙的文明蜕变期。作为一个面临千年变局挑战、在艰难和坎坷中复兴的文明,外来文明的侵入和“母语的酸化”,是难以避免的。怎么样把语言上的损失降到最低,仅仅寄望于去读明清那种精致的“末世休闲文字”,恐怕不是什么好主意(何况连明朝人自己都知道“文必秦汉”)。更多的还不如呼吁整个华语圈媒体、出版和广告业,在对文字资讯的传导方面更加谨慎和自律来得可靠;对成语的擅自改用和新词的生造,必要的时候可以纳入法律的范畴予以监督;每三到五年,文字研究机构和新闻出版管理机构,都拿出一个明确可依的新词认证方案……这样去呼吁,总比简单指责同行的“文字污染”更有价值些。

  况且港埠的新老才子,文字里也未尝没有“污染”。商业城市专栏式语言狂欢对文字严肃性的浅尝辄止,古典如董桥中英混杂式的洋泾浜精致,时鲜如陶杰一脸“大英帝国文明正确”的思维,这些遗珠之憾,并不逊色于某些内地作家文风上的缺欠。中国知识分子,批评他人的时候往往正确,一旦反观自身,却容易曝出昏招。这个定律,并不以双方居住地的远近,或谈的是经济还是文学话题而有所分别。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整个华语文化界亟待自省、隐患也更大的一种“酸性”。  徐 江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