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泰州讨好观众 侃菲律宾“特种”是特没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周立波泰州讨好观众 侃菲律宾“特种”是特没种

2010年09月22日 11:31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家都知道,我的海派清口演出每次都会跟大家讨论讨论时事,我们来说说,泰州今天最大的新闻是什么?是……周立波来泰州了嘛!开个玩笑。”昨晚,由扬子晚报《泰州扬子楼市》协办的“中远·依云湾周立波海派清口江浙巡演泰州站”演出在泰州体育馆上演,小分头、黑西装、几瓶矿泉水,周立波不换装、不休息、一个人、一张嘴、一个提示夹、撑起了一台两个多小时让你爆笑几百次的周立波个人秀。25日晚,周立波还将把这场欢乐的“最大新闻”带到南京。

  笑侃泰州:

  我这不是拍泰州人的马屁!

  “这是周立波人生第一次来泰州演出……泰州今天最大的新闻是什么?周立波来了嘛!”周立波的演出每次开场都不一样,“因为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到处转转,我昨天就来泰州潜伏了,我发现,上海人走路都是猫着腰行色匆匆,而泰州人都是手插口袋悠闲地在马路上走,这说明这位城市的幸福指数非常高……这不是我拍泰州人的马屁,周立波从不拍马屁,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像句马屁,其实……它就是一句马屁!”这句很像马屁的“马屁”的确将泰州观众讨好到位了,整场演出周立波台上声情并茂侃得精彩,台下泰州观众爆笑掌声不吝回报。这台主题为“我为财狂”的演出当然每个话题都离不开钱,“泰州人在上海不做生意则已,要做就做大的。我有位好朋友是泰州人,在上海做房地产,他的公司最初叫‘海泰’,公司越做越大,最近他告诉我他要改成‘泰海’,他说,因为刚到上海低调一点儿,称自己是‘上海的泰州人’,现在生意做大了要称自己‘泰州人在上海’”。

  笑侃时事:

  菲律宾“特种”就是特没种

  以幽默犀利的方式调侃时事、针砭时弊是周立波海派清口的一大特色,而这一特色也根据最新的时事而不断翻新,昨晚周立波选了华人当中关注率最高的菲律宾人质事件,“这个事情中,最可怕的就是他们的总统:阿基诺三世,他在记者会上居然还微笑!这个世界上我最不能解读的是两种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和阿基诺三世的微笑”。而对于劫匪门多萨周立波调侃道:“那个劫匪名字叫门多萨,政府早就该注意他,门多萨,一听就是头被门挤过的,有问题嘛!”而他嘲讽的最大目标就是菲律宾的警察,“菲律宾的特警应该叫‘特紧’,他们的特警其实就是特紧张,还有他们的特种部队,其实就是‘特没种’部队。他们所谓的强攻,简直就像在考古,攻了一个多小时,逃出来仅用了1分58秒!菲律宾马尼拉这地方太可怕了,平均三天就一起绑架人质事件,奉劝大家,有事没事千万别去!”

  笑侃自己:

  最具影响力,怎么好意思呢

  媒体、大众都喜欢把周立波和郭德纲、小沈阳、赵本山等人比较,周立波也不在乎,现场甚至还把这个拿来调侃一番,看着是在抬高同行、谦虚自贬,但最后都会变成他自己毫不掩饰而且非常可爱的“自恋”,“前段时间,美国杂志把小沈阳评为中国最低俗的人,我听了很不是味道,美国人你管什么闲事!小沈阳我也很喜欢,他们不了解中国国情。你说,他们为什么把小沈阳评为中国最低俗的人,而却把周立波评为2009年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人呢!我不过是创立了海派清口,给大家带来了些许快乐,替大家说了几句实话,这怎么好意思呢?”接下来说到同行他继续“自谦”,“媒体喜欢拿我和郭德纲比,这人和人完全不同,这种对比不科学啊。后来又拿我和小沈阳去比,比到后来他们也不好意思了,又拿我跟赵本山比,这怎么可以比呢!赵本山之于周立波那是无法翻越的丰碑啊!他的受众实在太强大了!二人转的伟大在于受众的数量,而海派清口的不同在于受众的质量,前者那是四两拨千斤,后者是千斤拨四两!”

  笑侃房价:

  按揭就是按在地上揭你的皮

  “大家告诉我,泰州房价贵不贵?这还觉得贵?你们已经比上海白领幸福太多了,”房价是周立波演出当中一个最集中、最犀利、最贴近生活的话题,昨晚的节目直接或者间接提到房价的部分大概有半小时之多。“上海有个楼盘,四年前开盘时卖10万一平方米,没人买,大家喊‘抢钱啦!死人啦!不要脸啊!’今年涨到16万,还是有人买。这跟老百姓有关系吗?16万打个八折你要吗?打个对折、8万你买吗?还是买不起!打个骨折价,4万呢?照样买不起。这样的房子送给我我也不要,因为付不起物业费。”“40岁前,财务没有实现充分自由前不要买房,在上海买一套300万的房子,打开手机一看:江苏移动欢迎您!什么是按揭?这种说法是我周立波全国首创的——按揭就是把你按在地上一层层揭你的皮!”……这样的话题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听得观众心有戚戚焉,“太精辟了!周立波简直是把房价按在地上一层层揭皮!” 本报记者 张艳 王国柱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