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申遗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申遗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2010年09月30日 14: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王志发,少将,国家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1953年8月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宾县。197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1972年参军,1976年6月起在沈阳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先后任排长、指导员等。1986年9月起在沈阳军区某师政治部先后任干事、宣传科长、组织科长。1992年2月在某师任团政治委员、团党委书记。1994年9月在沈阳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任秘书。1996年6月起在总后司令部办公室先后任副师职秘书、正师职秘书。1999年10月任总后政治部秘书长、部党委委员。2001年10月任原军需大学政治委员、校党委书记。后调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在提振国民经济,架起不同地区人们之间友谊的桥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又即将拉开帷幕。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就如何整合国家旅游资源,做大旅游产业,以及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开发等热点问题,采访了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十一”黄金周全国假日办执行主任王志发。

  要注意把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假日生活的视野,可以选择旅游,更可以选择居家休闲,就近就便安排假日生活,关键是提高假日生活质量。

  记者:“十一”旅游黄金周临近,旅游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当前旅游休闲中是否还存在误区?如何引导人们的休闲度假观?

  王志发:自2000年“十一”开始,黄金周工作机制已运行10年、历经了27个黄金周,黄金周市场从出现到逐步成熟,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人们出游选择更加理性,假日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假日经济日益壮大。

  在充分肯定假日旅游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有些问题需要关注和重视。假日出行的从众心态比较重,出行计划性不强,旅游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旅游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上述问题是在以往黄金周中出现的,只是少数现象,但因为人流量大,供求矛盾突出,任其发展对整个假日旅游是不好的。在“十一”黄金周来临之际,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享受假日生活,建议在旅游时适当注意下列问题:第一,黄金周出游要避峰趋谷,主动避开人流过于集中、旅游市场过火的目的地,自觉选择景区容量大、游人不多的地方,如西部、北方地区或城市周边。第二,要注意把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假日生活的视野,可以选择旅游,更可以选择居家休闲,就近就便安排假日生活,关键是提高假日生活质量。第三,假日旅游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做好出行的各项准备,今年全国水灾、泥石流等灾害多,道路损毁严重,自驾车、自助游出行一定要注意受灾地区情况,提前研究车况路况。第四是要做一个文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遵守相关法规规章,到民族地区或宗教场所的,要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礼仪,争做一个合格的文明旅游者。

  记者:近两年的黄金周与以往相比,出现哪些旅游新业态?如何利用黄金周的特有契机,挖掘传统旅游资源的时代价值,如何开掘新的旅游资源?如何打造城市名片,创造旅游品牌?

  王志发:随着黄金周市场日益扩大及经济形势向好,城乡居民生活日益改善,近两年与最初的几个黄金周相比,假日旅游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现象。第一,居民汽车拥有量增加,自驾车出游大大增多。第二,民航、高铁、高速公路飞速发展,“快旅慢游”成为旅游现实,旅途时间大为缩短,游览时间相对增加。第三,乡村游、民俗游发展迅猛,成为大众休闲的重要支撑。第四,非传统旅游景点异军突起,“门票经济”的围城已经决口。如参观大学校园、参加科普活动、倡导绿色生态的公益实践活动,参观名人故居、英模纪念馆等场所,包括集体婚庆活动等。第五,随着国力日益强盛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出境旅游已成为黄金周重要的出游领域。

  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在4%以上

  与旅游相关的经济部门多达29个,旅游直接和间接影响细分行业达100多个。

  记者: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可以直接带动若干相关产业。请您详细谈谈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

  王志发: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覆盖面广、带动性大的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在4%以上,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标志着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旅游业将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发展旅游业对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温家宝总理讲,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和多层次消费,在我国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发展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业关联性强,拉动性明显。与旅游相关的经济部门多达29个,旅游直接和间接影响细分行业达100多个。旅游对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同时,对国际商务、影视娱乐、会展博览、文化创意、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也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是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就业。旅游业是集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于一体的产业,具备大量吸纳不同层次人员就业的优势。目前,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100万人以上,间接从业人数达到6000万人,仅“农家乐”一项,全国就有600多万农民直接就业。

  三是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前景广阔,可依托广大农村的特色旅游资源。旅游业与第二产业(主要是现代工业)融合发展大有文章可做,可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鼓励对旅游用品的研发与制造,提高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融合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通过与文化、体育、医疗、交通、信息、金融、物流、动漫、影视、气象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开发新的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

  我国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

  今年年底我国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大众化旅游消费的时代迅速到来。

  记者:我国大众化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您认为应该如何引领这种旅游新趋势?

  王志发:按照国际上的一般规律,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旅游需求开始产生;突破2000美元,大众旅游消费开始形成;达到3000美元以上,旅游需求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规律。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今年年底将达到4000美元,大众化旅游消费的时代迅速到来。

  今后,我们要适应大众化旅游消费需求,重点是开发适合大众化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当前,尤其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体育休闲产业、娱乐业和会展业,促进旅游业与这些产业的融合发展。

  记者:您如何看中国目前旅游投资的增长态势?

  王志发:在中央转方式、调结构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各界对发展旅游的认同度大大提高,全国出现了旅游投资热。总体而言,有三方面的因素推动了旅游投资增长。

  第一,旅游需求持续增长是旅游投资增长的动力。

  第二,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消费不足、服务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仅为40%多。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将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获得充裕的发展空间。

  第三,旅游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客观存在,需要在产品体系建设上加大投资。

  记者:您认为构筑旅游投资新格局与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存在怎样的关系?国家旅游局将有何新的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您认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标准?

  王志发:目前,在国务院确定的“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等25个区域性国家战略中,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今后,我国旅游投资要更加注意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相契合,与市场环境相适应,借力发力,构筑旅游投资新格局。一是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合适的地点投资建设合适的项目。二是根据国家重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合理规划旅游项目。三是根据市场分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色,扬长避短,寻找适宜的投资方向。

  为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国家旅游局从加强合作、规划先行、政策指引等方面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第一,加强合作。近几年来,国家旅游局与18个省区市以及农业、文化、文物等6个相关部委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达成共识,建立了共同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合作机制。

  第二,规划先行。目前,正在制定《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拟对产业要素和重大项目进行布局,制定专项规划,包括旅游公共服务规划、旅游人才规划、旅游信息化规划、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红色旅游二期规划。同时,为配合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将继续推进编制环渤海、大运河、粤港澳、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都和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区域规划。

  第三,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今后将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纲要,加快制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标准,制定并出台推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等发展的政策或意见,从政策引导、标准化建设方面推动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申遗”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我国已经是世界遗产大国,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世界遗产40处,遗产数量居世界第三位。

  记者:您对中国出现“申遗热”现象怎么看?您认为应如何处理“申遗”与资源保护及开发之间的关系?

  王志发:“申请世界遗产热”的出现是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界更加重视传统优秀文化、更加重视遗产保护、更加重视培育地域特色名片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已经是世界遗产大国,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世界遗产40处,遗产数量居世界第三位。

  优秀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必须妥善处理积极申遗、有效保护和惠及于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是否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健康传承与发展,是否有利于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是否有利于提高遗产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我们处理“申遗”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关系的重要标准。

  应大力加强旅游学等相关学科建设

  未来一段时间,旅游学科建设将在产学研结合、分支学科推进、研究与教育的整合、人文价值回归等方面加强探索。

  记者:目前国内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瓶颈是什么?对强迫游客消费、旅游企业欺客宰客等现象,国家旅游局将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

  王志发:国家旅游局历来高度重视旅游市场监管,为有效整治旅游市场,保护游客权益,国家旅游局制定下发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2009—2015年)》,并将今年定为“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今后,国家旅游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落实《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继续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的实施力度,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方面狠抓市场整顿,严格依法处罚违规旅游企业;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改善旅游企业发展环境和导游待遇,有效解决旅游市场存在的强迫消费等诸多问题。

  记者: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推动。请谈一谈当前旅游学的现状发展及社会科学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王志发:旅游学的学科建设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是学科研究水平,包括理论知识的系统化程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等;另一方面是学科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包括学科教育的发展状况、研究队伍的规模和实力等。

  进入21世纪,旅游学科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局面,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努力走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到2009年末全国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已达852所。旅游专利申请从2000年起以两位数的增长率攀升。旅游行业越来越重视科研教育,2008年以来先后组建中国旅游研究院、成立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开展旅游科研立项评奖,以推动旅游学基础理论体系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未来一段时间,旅游学科建设将在产学研结合、分支学科推进、研究与教育的整合、人文价值回归等方面加强探索,力争取得较好的成果。

  社会科学对旅游业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旅游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有助于旅游业把握科学发展的方向。旅游业发展为谁服务?旅游业如何处理发展中的错综复杂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可为我们提供方向性的基本判断。

  再次,可为旅游业提供工作方法与思想工具。

  总体上看,哲学社会科学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在思想上重视,在政策导向和资金上扶持,争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旅游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链接

  世界旅游日

  ——每年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它是全世界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在1979年9月27日世界旅游组织第3次代表大会上确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旅游的重视,给旅游宣传提供一个机会和促进各国在旅游方面的交流合作。为不断向全世界普及旅游理念,促进世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世界旅游组织每年都推出一个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口号。2010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为“旅游与生物多样性”(Tourism &Biodiversity),体现了绿色、环保、和谐世界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中国于1983年正式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自1985年起,每年都确定一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为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的主会场,在每年9月27日举办系列庆典活动。2010年世界旅游日全球主会场庆典首次来到中国,在广东省举行。

  “旅游、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高峰对话

  ——9月27日,由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主题为“旅游、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峰对话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本次高峰对话是“2010世界旅游日全球主会场庆典暨中国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旨在加强区域间旅游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旅游与生物多样性概念的结合,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生态旅游发展寻找新思路,以更好地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来自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中国国家旅游局、各国驻广州旅游办事处等国内外知名旅游机构的官员、旅游界知名专家学者约4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