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总督变身天津巨富:“倪氏财团”规模惊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安徽总督变身天津巨富:“倪氏财团”规模惊人

2010年10月08日 11:23 来源:城市快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对于倪嗣冲,有两个地方的人们对他最熟悉。首先是他的家乡安徽。倪嗣冲生于安徽阜阳,军政生涯的大半时间都在那里,最后官至安徽都督。倪嗣冲既是安徽籍的历史名人,又曾因是那里的最高长官;而在他生命中的最后4年,倪嗣冲离开了最熟悉的安徽,来到天津租界做寓公。这期间,他所做过的两件事让多年后的天津人依然对他的名字十分熟悉,一是他在天津投资了大量的实业;第二,是他的倪家花园和曾住过的房子。

  倪家老房与倪家花园

  老天津人提起倪家花园总会有一种亲切感,即使那里最终并没有建成花园,而是变成了儿童医院,但人们也愿意用倪家花园来称呼那个地方。事实上,倪家花园只是倪嗣冲死后一段时间内的安葬之处,他寓居天津时,曾有两处住所。

  据文史学者张绍祖考证,倪嗣冲在天津的第一处寓所在原意租界三马路(今河北区进步道)西段南侧,那是一幢非常讲究的大楼。左邻就是倪嗣冲的好友王郅隆的住宅,对面是一家医院,但原房现已不存。第二处在原英租界围墙道(今南京路和平保育院),这里原为一座大楼,院内地势宽敞,倪嗣冲又加盖楼房一幢,有假山、凉亭,配以花草树木,甚为幽雅。倪嗣冲很喜欢这处房子,自1920年在天津寓居后,就一直住在这。

  晚年,倪嗣冲在英租界马场道购置了一块地皮,他原本计划兴建为晚年生活的倪家花园,但当院墙和花房建成后,倪嗣冲病逝。倪家花园的工程搁置,家人后将倪嗣冲葬于此处。随后,附近的居民就都称这里为倪家坟地。如今,住在附近的老居民依然记得当时院中的样子。几位住在佟楼附近的老人告诉记者,倪家坟地范围不小,南到围堤道,西至马场道,北面是“津河”,东面是一片农田(大约距现在的友谊路100米)。那时,倪嗣冲的坟茔使用釉质砖砌成,像覆盖着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金光灿灿。

  1953年,市政府决定在倪家花园建儿童医院,派人与倪嗣冲三子,时任利中酸厂经理的倪叔平商量。倪叔平在家属的支持下,将其父倪嗣冲和其他亲人的坟墓迁至北仓公墓。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儿童医院于1954年11月兴建,至1957年全部竣工。附近老居民还记得,当时倪嗣冲的坟迁走,起坟时是用炸药炸开的,那时墓室里有很深的水,但棺材是上有吊索,下有木架,悬于水面之上。

  “倪氏财团”傲视津城

  有六个字足以概括倪嗣冲的一生:亦官、亦军、亦商。经历了几十年政界浮沉后,倪嗣冲最后来到了天津,时值天津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倪嗣冲和他的儿子倪幼丹大量投资工商业,兴建工厂,至今,天津仍有一些企业是从当时倪嗣冲创建的工厂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倪嗣冲也成为北洋军阀中在天津投资最多的一人。

  倪氏父子当年在天津的经商规模,如今统计起来仍令人惊讶。他们的投资和开办的企业涉及领域极广。此外,倪氏企业当时经营理念先进,如追求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开办纱厂与自行种植棉花形成产业链;经营粮食业,从原粮到加工,再到销售、贩运,自成系列等等,以致很快成为当时工商业资本之巨擘,被称为“倪氏财团”。

  倪嗣冲在津投资领域极广,涉及金融业、纺织业、采矿业、粮食业等。他与好友王郅隆于1917年就创办了金城银行。金城银行取义金汤永固,地址选在当时的金融一条街法租界大法国路43号(即今解放北路97、99号)。以王郅隆为董事长,倪嗣冲等为董事。由于倪嗣冲资金雄厚,倪氏财团声誉日隆,曾给金城银行的集资带来莫大好处。如在金城银行的股东中,北洋军政界的人物颇多,其中包括曾任大总统的徐世昌、黎元洪,曾任国务总理的梁士诒、熊希龄,曾任各部总长的曹汝霖、周自齐、朱启钤,曾任总司令的徐树铮、吴光新、孙传芳,曾任巡阅使的吴佩孚,曾任各省督军的王占元、卢永祥、王承斌、田中玉、萧耀南等。当然,金城银行同样也投资或融资到倪氏父子经营的企业,如寿丰面粉公司、利中酸厂、丹华火柴公司等,从而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众多企业中,天津裕元纱厂(今棉纺二厂前身)是倪嗣冲投资最多的一个企业,投资额达110万元。裕元纱厂坐落于天津小刘庄,1915年在北洋政府农商部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实收资本200万元,1918年投产;其中丹忱公投资110万元,占了总资本的一半以上。当时,天津仅有5000纱锭的直隶模范纱厂一座,因此拥有25000纱锭和500台织布机的裕元纱厂成为当时天津规模最大的纺织厂。

  一生挚友王郅隆

  倪嗣冲一生交友无数,但曾任北洋政府财经总长的王郅隆可谓是他的莫逆之交,倪嗣冲在天津的生意,王郅隆多是他的合作伙伴,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与王郅隆的友谊成为倪嗣冲最重要的珍藏。

  二人的相识颇有戏剧性,既非官场,也非战场,而是在麻将桌上。1907年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倪嗣冲升任黑龙江布政使兼巡防军翼长。当时徐世昌任邮传部尚书,督办津浦铁路大臣,倪请求徐为其在津浦铁路谋一职务,但被徐婉绝。倪怏怏不快,时常出去打麻将,结识了王郅隆。

  王郅隆时常去赌博,赌技十分高超,不像一般人那样在牌和骰子上捣鬼,而是以自己的精明和惊人的记忆力取胜,被赌友们称为“圣手”。一次王郅隆和倪嗣冲等人在一起打牌,倪嗣冲输给王郅隆2000多两银子,当时倪手中无如此巨款,因而推到黎明还不肯住手,王郅隆猜到他无法结账,便佯装胃疼,把自己的筹码都推给了倪嗣冲。后来倪嗣冲东挪西借凑够了钱还给王郅隆,王边推辞边说:“兄弟你要看得起我,就把钱收起来。以后咱俩在一起玩的时候,把筹码都交给你,你就大胆地玩吧!”当时倪正值袁世凯这座靠山已倒,困顿不堪,而王郅隆却如此意气,心中万分感激。从此,两人结为挚友。

  倪嗣冲出任安徽都督后,委任王郅隆为安武军后路局总办。后路局设在北京王郅隆私宅。当时军阀混战,各省军饷很难按期从财政部如数领出,而王郅隆善于打通关节,如期如数领出军饷。他领出安武军军饷后,先存入银行,然后再分期寄到安徽。王郅隆还利用军饷作周转金,为倪大做投资生意,有时看好行市,就自作主张替倪购买黄金,然后如数交给倪。倪嗣冲对王十分信赖,他们在经济上长期合作。

  1923年9月1日,日本突发关东大地震。王郅隆正赴日向日本大仓洋行商谈借款之事,不幸蒙难于横滨,年仅35岁。倪嗣冲在重病中听此噩耗痛哭不止,病情加重。1924年倪嗣冲在明白之时,深感来日不长,除三年前已将其部分财产分给子侄妻妾外,向长子幼丹道出遗嘱:死后要捐巨款,资助津、皖两地的慈善公益事业。

  南京路 88号

  倪嗣冲旧居

  特点:该住宅原为一座大楼,院内地势宽敞,倪嗣冲后来又加盖楼房一幢,有假山、凉亭,配以花草树木,甚为幽雅。1920年倪嗣冲从安徽督军下野后,即由意租界移居至此。

  倪嗣冲

  (1868-1924)字丹忱,安徽阜阳人。清末参加小站练兵,后纳资捐候补知府。历任武卫右军执法营、北洋巡防营务处、东三省行营营务处等差遣。后任奉天、吉林提法使。1911年经袁世凯推荐,任河南布政使,帮办河南军务。1912年委充毅军营务处总办、武卫右军翼长。1913年任安徽清乡督办、皖北镇守使、安徽护军使、安徽都督。袁世凯称帝前,联合十四省上书劝进。后曾任长江巡阅使兼安徽督军等职。1920年,皖系战败,他辞去安徽军政各职,寓居天津。

  专家支持 金彭育 张绍祖

  撰文 本报记者 苏莉鹏 摄影记者 赵建伟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