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鸰:好的作家应是“雌雄共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王海鸰:好的作家应是“雌雄共体”

2010年10月12日 11:12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王海鸰驾驭婚恋情感题材游刃有余,真实而近似残酷。然而在其新书《成长》一书中,主人公却是一个成长中的男性。王海鸰用女作家惯用的细腻笔触、包容情感,描绘了一个男性的视角中变换的时代和成长的历程,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更是一个认识世界的全新角度,不失为一个女作家的成长与转变。近日,话语温柔、思维细腻的王海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首部男性视角小说很有挑战性

  记者:怎么会想到把这个成长的故事以一个飞行员的职业作为背景的呢?

  王海鸰:我需要赋予小说主人公一个职业。我本身是军人,从来没写过军人题材,这也是头一次涉及。在创作之前,我自己也曾经体验过这个职业,熟悉这个领域的东西,因此把主人公的职业设定为飞行员。

  记者:成长也需要随着观念的变化而不断改进,而您的这本小说是在写成长,在我看来更像是对这个社会意识观念的一种记录。

  王海鸰:我觉得这是我的作品和这个社会的契合,让大家有共鸣。一般大家关注一个东西要么是因为好看,要么就是共鸣。共鸣很重要,这本小说《成长》写了一个男孩到男人的成长。逐渐长大之后,他不断地接触这个社会,他走入社会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关系和问题需要处理,包括人和这个社会的关系,之后会有恋爱,有夫妻关系。而妻子就会遇到婆媳关系,再到后来,自己也会成为父亲,或者当领导,还要处理各种关系。

  记者:您觉得《成长》这本小说与其他小说都有什么不同?

  王海鸰:《牵手》和《中国式离婚》都是横断面的东西,展示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平面,时间则是一个阶段。而《成长》则是从一个男人幼稚到成熟,纵向展示,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记者:您提到说这是第一部您以一个男性的视角写的一本小说,您怎么做到的呢?

  王海鸰:我之前的所有创作,都从来不曾把男人当主人公。而这本小说扎扎实实是一个以男人为主的小说。我自己的儿子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这个过程中我洞悉了一个男人的成长过程。一个作家写作的最高境界是“雌雄共体”,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或者既是男性也是女性。

  我儿子从一尺长的娃娃养到1米8的大个子,我所观察到的不仅是生理的成长,还包括心理的蜕变和成长。

  记者:男性视角和女性视角究竟有何不同?

  王海鸰:女性容易关注婚恋,家庭,情感,男人则更关心职场,权力,人际关系,是很不一样的东西。

  80后缺乏服从和妥协能力

  记者:《成长》这本小说的创作思维如何形成的?

  王海鸰:我曾经在空军部队待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天天和飞行员们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接触了一个空军女兵,我跟着一起参加他们的会议,也曾经一块飞行,在汶川灾后还重逢了。我自己是当兵的,一直都没有写军旅题材,头一次涉猎这个题材。既然是对部队的了解,也基于对男人的了解。因此这两个题材碰撞在一起,形成了《成长》这本小说。

  记者:您觉得您的创作有什么特点?

  王海鸰:我觉得自己是个体验型的作家,因为要书写一个职业,就需要对这个职业有所了解。必须下到生活中,我才能进行创作。比如这个职业的一些工作状态,和职业特点,当然还有那些微妙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需要体验才能有所感悟的。

  记者:创作过程中,您是如何得到灵感的?

  王海鸰:我创作一个故事,就需要对两种生活进行体验,并且对写作对象的职业也要了解。第一个了解需要漫长的功夫,第二个就需要艰苦地体验。我要是写自己陌生的生活或者故事,瞎编的话我心里就没底儿。体验另一种生活就像种子,我创作就需要这样生活的种子。

  像我之前也没涉猎过婆媳之间的关系,但我儿子也有了女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自己就势必会体验到作为一个婆婆的心情。

  记者:《牵手》、《中国式离婚》您之前也写的故事都很有残酷的张力,您如何界定《成长》?

  王海鸰:《成长》这本小说比较温情,冷静。话题性相对比较多。而且之前准备的时间很长,做了充分的积累和记录,当然还经过了沉淀发酵和思考。形成这本小说的想法超过4年的时间,从去年11月开始动笔,开头开了三四个月。

  记者:您如何看待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的闪婚?

  王海鸰:现在结婚和离婚的门槛都低了。人们生活的选择更加的多元化,只要不违背社会伦理和法律,大家可以自主选择,这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人就容易变得轻率,希望立刻用婚姻给自己的爱情一个肯定。现在的80后们,原来在家都是中心,现在两个中心就会起冲突和矛盾,因为从小就缺乏服从以及妥协的能力。见习记者 宋波鸿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