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悲情人生:中国女性“最底层” 饱受摧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慰安妇悲情人生:中国女性“最底层” 饱受摧残

2010年10月14日 17:10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龙陵慰安妇幸存者多不愿回忆过去 仅两人出来指证

    国内首座慰安妇制度罪行展览馆云南开馆(组图)

    专家:幸存慰安妇需精神慰藉 应有制度性保护帮助

  屈辱生活数年最终结局都很悲惨 慰安妇战后大多被杀

  龙陵是滇缅公路上的交通枢纽,二战中是抗战的大后方。据考证,在敌占区的滇西,日军共设立慰安所多达30余个,龙陵县境内现存10个慰安所遗址。战争期间,全世界至少40万妇女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可她们绝大多数,最后的结果都很悲惨。

  悲情人生

  被日军强征到前线供淫乐

  据了解,首批到达该慰安所的慰安妇有23人,其中10人是日本的女子挺身队队员,另外的13人是朝鲜人和中国台湾人。自此,该慰安所伴随着日军的入侵到溃败存续了两年多时间。

  其间的1943年8月,从芒市调换来了一批慰安妇共20人,其中有15名朝鲜人、3名中国台湾人、两名日本人。1943年11月,这里的慰安妇除患病的外,全部被交换到腾冲。

  在1942年至1944年的两年中,慰安所长期住有从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强征而来的大批慰安妇,这些被迫充当慰安妇的各国妇女在这里不分白天黑夜地供日军官兵淫乐。

  龙陵县史志委原主任陈景东说,该慰安所先后有60多名慰安妇驻扎,正常情况下,该慰安所有慰安妇15~20人,每名慰安妇每天接待日军5~6人,特殊情况下,接待日军10余人。

  展馆内的历史文献资料还介绍到,日军曾将腾冲和龙陵的慰安妇集中到这里轮训。这里俨然成了滇西日军慰安妇的集训地。该慰安所由一个叫阿云婆的日本女人管理,并配备一个名叫森山大实的军医,专门负责对慰安妇定期进行身体检查,馆内还根据一些历史见证人的回忆,还原了一架当时对慰安妇定期进行体检的检查台。

  悲苦经历

  辛辛苦苦攒钱最后成废纸

  龙陵县文管所所长张国阳告诉记者,慰安妇在当性奴隶期间,根据不同地方的人将其分为三等,其中一等是从日本来的慰安妇,这些都是为日军军官服务的,也有少量立过战功的士兵获奖励后能得到日本慰安妇的召见;第二等是朝鲜的,除了服侍军官外也向士兵开放,但所获酬劳要高于普通慰安妇;第三等是从东南亚及中国当地抓来的,也就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慰安妇。这些慰安妇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每天要接待5~7名日军士兵,有的甚至每天接待人次多达近20人,可以说是饱受摧残。

  张国阳说,根据考证日军在占领滇西期间曾发行了大量的伪币金圆券,慰安妇每接待一个士兵,慰安所都要收取一定费用,出台的慰安妇则根据收成有不同的提成,或一元、三元、五元不等,得到提成后,有些“生意”好的慰安妇还能攒下来很多钱。“但是,这些慰安妇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最后都变成了一团废纸。”

  张国阳说,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这些慰安妇平日里只是买一些简单的化妆品之类的东西,花不掉几个钱。于是在战争结束时已经攒了很多钱,可由于战争结束,这些日元已不再发行,最后都变成了一堆废纸分文不值。

  悲惨结局

  被枪杀或强制服毒自杀

  1944年10月,中国远征军在收复滇西国土的战斗中,以10万人马围攻龙陵县城,11月,日军从龙陵败退时,这里的慰安妇几乎全部被日军押到观音寺脚下汤家沟枪杀或强迫服毒自杀,只有少部分人在事前外出或隐藏躲避后逃过一劫。

  随着远征军反攻滇西战役的胜利和日军的全面溃败,日军在滇西设立的慰安所也宣告寿终正寝。滇西日军慰安妇在解救即将来临之际,有的被集中起来引爆手榴弹杀害,有的被集体枪杀,有的被迫服用升汞片自杀,有的被投入深井溺死……日军的疯狂暴行致使大部分慰安妇命丧滇西。被中国远征军俘获的日军慰安妇仅几十人,其中朝鲜籍慰安妇约十八九人,日本籍慰安妇5人。

  这些慰安妇在结束了这段不堪的历史后,只有很少的慰安妇成功逃脱或获救,据陈景东介绍,这部分慰安妇能够活下来的原因,一个是逃跑的,一个是在战争结束时被俘虏的,但她们的结局都很悲惨。

  记者 崔敏 摄影报道(春城晚报)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