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作家直指当下散文创作弊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学者作家直指当下散文创作弊端

2010年10月15日 17:3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前散文创作中,作家主体精神缺失,辞藻华丽而思想贫乏,有感动而很少震撼。在2010中国文学高端论坛·散文创作学术研讨会上,老作家、评论家、编辑家们齐聚一堂,对于当下散文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散文理论家、中国散文家学会会长林非每天都看散文,“不断出现好的散文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真正写好散文太难了。”林非说,“能够让读者看了以后感动,在思想上有所震撼才是好散文。我们应该追求深刻、追求美、追求善良,但是要达到目的是很难的。”林非指出一个现象:有的作家创作的散文有庸俗的气味,还有一种是把文章写得很怪,这都是不可取的。编辑家、评论家阎纲批评说,当前散文创作中,作家主体精神缺失,辞藻华丽而思想贫乏,有感动而很少震撼。《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评论家王必胜坦率地指出,“散文创作的矫情造成了对散文纯粹性的伤害”,矫情的散文令人不能容忍。散文倚老卖老的状态太严重,有些出版社出于商业目的出版老先生的作品,借助名人扬名。作家王宗仁关注更多的是军旅散文。他说军旅散文写军队现实生活题材的很少,甚至是没有,没有写现实军营生活的作品就说明作家没有走进军营。

  编辑家张守仁指出,散文要瘦身,“好的散文必须要有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深刻的思想和好的语言。写长散文肯定是掺水的酒,淡而无味。”张守仁说,他对当前的散文创作不满的原因是或滥、或长、或空。中国散文的优秀传统从来都是倡导精短,写散文越短越难写。而有些长文动辄万儿八千字,甚至有10来万字,这样的庞然大物还能叫它美文吗?“散文是一种掏心窝的文体,你要把金钱放在脑袋里,考虑稿费的问题,就不要写散文了。有人呼唤经典,我却呼唤简短。”

  作家石英经常参加各种散文评奖,他觉得散文类型化或者说是公众模式化很突出。“散文再散、再无定势还是有势的。多元但应该有中心,无泛而有泛,无边而有际,要有思想。”提到散文的选评问题,阎纲直言不讳:“选集的编者应该排除一切非艺术的干扰,有的选本不认真,有的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希望对作者负责,认真地读认真地评,不要远离文本。”他借用作家红孩儿的一篇文章《评奖何时不用打招呼》再次呼吁,评奖资格不公开,评委人员圈子化,人情奖、招呼奖等问题应该引起关注。

  (记者 舒晋瑜)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