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徽班进京220周年 徽班传人唱响京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纪念徽班进京220周年 徽班传人唱响京城

2010年10月17日 12: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尹力)演出、展览再现徽班进京的辉煌历史,主题活动推动京剧艺术走进群众生活……10月17日,“梨园乐土·国粹佳韵”纪念徽班进京220周年京剧传承系列活动在北京启动。

  启动仪式上,徽剧表演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章其祥献上了著名徽剧《水淹七军》选段。章其祥本人曾两度为毛泽东表演徽剧,而《水淹七军》则是徽剧最有代表性的红生戏。记者在现场看到,章其祥饰演的关羽,唱做并重,注意运用唱腔和舞蹈塑造关羽形象。“观书”一场的“吹腔”,他唱得浑厚有力;“观阵”的“拨子”唱得挺拔苍劲。剧中大段导板转回龙转原板的成套唱腔唱得激越豪迈,体现了关羽在有了破敌之计之后胸有成竹的大将风度。从他的唱法可看出《水淹七军》走的是徽班的路子,与最早的京剧红生唱腔显然不同,很能引起戏迷对这种淳朴的徽剧传统曲调的欣赏兴味。

  除章其祥外,京剧各流派名家如程派代表迟小秋、张派代表王蓉蓉等纷纷登场献唱传统经典剧目,引得台下叫好声连连。

  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到2010年底,具体包括“佳韵·芬芳梨园”、“释韵·史话梨园”、“画韵·笔墨梨园”、“传韵·品味梨园”、“盛韵·争艳梨园”、“凝韵·盛世梨园”等多项内容。

  活动期间,主办方将邀请当代书画名家、京剧传人等各界人士,通过书、画、影等艺术形式,再现当年北京城的梨园胜景,展现徽班晋京220年间京剧艺术人才辈出、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首都博物馆将以大量的文献、图片、模型及珍贵的文物,展示京剧孕育形成的历史和发展演化的进程;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等专业院团将会在广德楼戏园、梅兰芳大剧院等演出场所上演一系列纪念徽班晋京220周年的专场演出。

  徽剧是一个古老、悠久、声腔十分丰富的剧种。从弋阳腔、余姚腔传入徽州、池州,与青阳腔等当地的曲调相结合,形成徽池雅调,然后再吸收昆山腔的优美、细腻、华丽、一波三折,再吸收山、陕梆子的高亢激越,形成二簧调,其间历经数百年的嬗变,方才形成了徽剧。徽剧又是京剧形成的两大源流之一。早在清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徽剧大师程长庚率四大徽班首次晋京,把徽剧搬上了皇宫舞台,从此驻足京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来自湖北的汉调相融合,徽汉合流,皮簧并奏,又广泛吸收其它优秀剧种的营养,才形成了如今的“国粹”——京剧。

  近百年来,京剧一直经久不衰,得到国内外人们的喜爱,而京剧能够发展到今日的规模,与四大徽班奠定的百年基础分不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舞台生涯四十年》一文中就曾写到:“京剧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由于四大徽班创业的几位领导人不断地奋斗与互助,才奠定了百年的基础,他们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另据史料记载,大量的戏曲艺人在徽班晋京之时就定居在如今北京市西城区境内。200多年间,萧长华、金少山、余叔岩、姜妙香、尚小云等几十位梨园名家都曾居住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梨园故居,造就了灿烂的梨园文化。(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