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见闻:维修左贡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西藏昌都见闻:维修左贡寺

2010年10月18日 00: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图为承担彩绘工作的僧人丹培正在调漆。中新社发 小牛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社昌都10月17日电 题:维修左贡寺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左贡寺措钦大殿前的广场上,摆了一地的建筑材料横七竖八地躺着,没有了白天众人的喧哗,暂时告别了施工的喧嚣,桑扎仔细地检查了工地,回到僧舍,并静静等待明天继续施工。

  自今年9月动工维修以来,左贡寺的维修走走停停,期间曾因民众农忙缺少人手,工程还暂停了几天。但桑扎预计,再过15天左右,一座整饬一新的格鲁派寺院将重新矗立在藏东南玉曲河畔。

  左贡寺是西藏昌都地区左贡县三大寺庙之一。挂在门柱上的资料说,左贡寺创建于公元830年,当时属于宁玛派,后改宗格鲁派。1982年恢复重建,覆盖2个乡镇,18个行政村,1万多信教群众。

  前面说到的桑扎是左贡寺民管会副主任,住寺多年,德高望重。“由于一些土木结构房屋年久失修,有的已经变成危房,因此,维修左贡寺迫在眉睫。”桑扎希望,通过这次大修,消除左贡寺危房隐患。而工程之所以选在这个时节进行,最主要的原因是从现在到明年春季是当地农闲时间,信教群众有机会前来投工投劳。

  下午6时进入左贡寺的时候,寺内措钦大殿广场上人声鼎沸,来自周边地区的信教群众正在做义工。已经年逾古稀的老阿妈正拿着铁锨整理大殿前青石台阶上的沙土,维修寺庙让她乐得合不拢嘴。而年轻的康巴女子们和水泥、挑沙石,相当认真,她们头上戴的粉红色的头巾是维修工地上最亮丽的色彩。康巴汉子们则做技术性的工作,诸如木工、雕刻、墙体整平、粉刷等,会开车的几个康巴汉子还扮演了运输司机的角色,他们正开着去年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时政府赠送的货车,转运木材和石料。

  今年只有25岁的小扎西和他的四五个伙伴已经来此帮忙很多天,他们每天从早9点忙到晚7时,除了午饭外,其余时间都在干活,“能为左贡寺维修做工,是我们的福分”。忙得灰头土脸的姑娘扎西旺宗说,为左贡寺干再多的活,都不会感到累。所有在此帮忙的信教群众都直言不讳,他们都信仰左贡寺,他们相信,维修寺庙是广种福田,所添一砖一瓦,虽是微薄力量,但都功德无量。

  与其他大型寺庙的维修工程主要由专业的工程队来承包不同,左贡寺的维修工程,绝大部分工作都是由这样的信教群众义务劳动完成。寺里说,每天前来作义工的信教群众至少在50人以上。寺庙为他们提供两顿饭,但没有工钱。

  受到信教群众的影响,左贡寺的僧人们也成为工程维修的主力之一。左贡寺目前共有在寺僧人175人,基本上全部参与了寺庙维修。僧人丹培正在二楼调漆,他和同伴承担了彩绘的工作。民管会副主任桑扎说,“过去僧人不干活,但现在观念变了,僧人们积极动手维修”。

  左贡寺的维修获得了政府文物部门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修建文物保管室。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好这些资金,左贡寺制定了最节约的维修方案。诸如在危房改造在中,拆下来的木料和土石,在重新整理后,尽可能继续使用。在采购木料时往往跑很多地方,争取尽可能物美价廉。

  左贡寺的活佛丹增朗加目睹了左贡寺近60年的变迁。“昌都解放60年来,群众生活变化很大,群众信教很自由,左贡寺和僧人变化也很大,现在又维修左贡寺,寺庙一定会越来越好。”

  康巴地区的夜色来得早一些,傍晚7时已夜幕降临。工地上传来了下班的声音。康巴汉子们放下手中的工具,头戴粉红色头巾的女子们也三五成群离开左贡寺。左贡寺暂时归于平静。15天后,一个崭新的左贡寺会出现在康巴地区。(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