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相声少年欲成"牛群冯巩" 老作者晒"血泪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00后相声少年欲成"牛群冯巩" 老作者晒"血泪史"

2010年10月18日 08:55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日,本报联合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组委会举办的“征集原创段子,邀请获奖作者免费看牡丹奖颁奖晚会”的活动在新华大厦落幕,兴冲冲赶来参加颁奖活动的获奖作者代表们,从本报副总编辑周桐淦和省曲艺家协会秘书长芦明手中,接过颁奖晚会邀请函和本报送出的门票,大家大喊“茄子”开心留影。南京80后相声组合还为颁奖活动送上了即兴段子:“曲艺牡丹红艳艳,群英荟萃多璀璨。征集作品真踊跃,市民免费把戏看”。

  志愿是“牛群冯巩”

  经过评审团的认真评定,“征集作品,免费看曲艺盛会”的活动精彩落幕。在颁奖活动上,本报副总编辑周桐淦和牡丹奖组委会常务办公室主任芦明为南京本地的获奖作者们送上了23日晚在奥体举行的牡丹奖颁奖晚会的门票。即日起,本报还将通知外地获奖作者前来拿票,总共送出60张门票。获奖作者中,既有活跃在江苏曲艺界的明星达人,也有多年耕耘不辍的草根作者,大家会聚一堂,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两位00后少年,是最抢戏的“明星作者”。11岁的童任皓和9岁的徐可师从于南京相声名师丁少华,虽然才学艺半年多,但“怪咖”程度不让火爆“达人秀”的小周立波张冯喜。“其实我还没写过段子,我说的都是老师,还有妈妈写的段子”,哟这下“露馅儿”了!他们来到本报现场甩包袱,说学逗唱活灵活现。童任皓活蹦乱跳脱不了童真,说起话来却像个小大人,老有腔调。他告诉记者,“相声讲究绕包袱、巧用错别字、学说方言,说相声跟朗诵不同。”“相声达人”童任皓还擅长琴棋书画,在学校也是不折不扣的红人。他的默契搭档徐可也“为相声狂”,两人的志愿是成为中国下一对“冯巩和牛群”。据童任皓的妈妈介绍,“儿子一天到晚不停嘴巴叨叨,我刚开始还愁,现在好了,跟丁老师,我也就下定决心让他去说相声,专门练嘴皮子。”虽然目前只有5场的演出经验,但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拿手作品《未来世界》与《主角与配角》。

  80后最潮组合:

  来本报秀即兴段子

  南京80后相声组合刘亚伟李义一对“红男绿女”,绝对是获奖作者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两人参加此次活动的作品,选的是他们冲刺此前央视相声大赛的作品《戏说80后》的片段。这个据说因为“有些灰色”不适合电视表演,惜别央视的段子,说的是80后的住房、情感等时尚话题,“勒紧裤腰带还房贷,三尺一的牛腰累成了一尺三的蛇腰”……“家有四戒:爸爸戒烟,妈妈戒衣服,爷爷戒酒,奶奶戒米饭”,“戒米饭怎么回事?”“糖尿病!”“我女朋友家里也戒!”“哦那是八戒!”“你才二师兄呢”……这段相声即将在天津原创相声大赛等赛事上“重见天日”!拜师夫妻笑星倪明、夏文兰,搭档已经有4年之久的刘亚伟、李义正在磨合新段子,为参赛做准备。

  北京电影学院学表演的李义,跟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毕业的刘亚伟成了一对儿,靠的是“共同的爱好和追求”。说相声之余,“即兴戏剧”是两人共同的爱好,“现在年轻人看相声的少了,各种综艺形式对这一行冲击特别大,我们就考虑在相声中加入肢体动作、音乐舞蹈等”。刘亚伟现场秀了一段B-BOX,用嘴模仿各种声响来做节奏音乐引来一片叫好声。“我们现在每周六都在排练的金陵即兴戏剧,即兴设置角色,跟观众展开互动”,李义说,大家心目中的相声就是搞笑的,而他们希望把融合相声元素的即兴戏剧做成一幕幕煽情的生活剧,让人笑中带泪,苦中作乐。“这目标太高了,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两人还即兴给这次颁奖活动秀了一段,“曲艺牡丹红艳艳,群英荟萃多璀璨。征集作品真踊跃,市民免费把戏看”。

  老作者晒“血泪史”:

  这次颁奖让我们不灰心

  此次的获奖作者中还有不少铁杆粉丝和资深作者。南京阳方集团老总方杰本来想去说相声的,后来阴差阳错学金融做了生意,但是就是忘不了最初的爱。他对于马季的《宇宙牌香烟》、陈佩斯的《吃面条》等经典如数家珍,“如今即便再忙,回到家也要听几段相声,这已经成了我的减压方式。”在南京电视台工作的王晨蓉写儿童相声和南京白话有十多年了,“相声特别难写,我写40多万字的小说3个月就写完了,但是一部十几万字的相声集,我却写了10年。没写过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艰辛,因为让人发笑真的很难”,王晨蓉写相声的“血泪史”听起来特别心酸,“我给包括央视春晚在内的好多晚会、比赛都投过稿,他们经常会给我回信说,‘感谢你的来稿,我们从中获取了灵感’。”王晨蓉寄去的一些段子就被“化用”到了晚会上。“现在相声在综艺节目、晚会上的阵地越来越少,我们作者有时候也挺灰心的,感谢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机会,鼓舞了我们的信心。”   

    张楠 丁立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