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罹难日发倡议书 成龙担任文物回归代言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圆明园罹难日发倡议书 成龙担任文物回归代言人

2010年10月18日 22: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国人不忘国耻 圆明园罹难日发全球倡议书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圆明园罹难150周年日,苍天亦动容。从18日白天开始的雨,一直淅淅沥沥下到了晚间,大水法遗址前上演了以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为主题的晚会,凄风冷雨中,在场众人亦为之动容……

  圆明园遗址公园在晚会上发布了一份针对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全球倡议书:倡议全球持有圆明园文物的机构或个人返还文物,全球热爱和平的人士共同抵制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交易,全球学术机构共同做好圆明园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播和利用工作。这份倡议书从发布日起将在圆明园遗址公园陈设,进行为期一年的签名征集。成龙当晚成为签名第一人,并担任了圆明园文物回归的形象代言人。

  来自新西兰的友好人士玛丽夫妇将从中国掠夺的两个广彩瓷瓶在晚会现场捐献给中国。尽管经过中国文物专家的鉴定,这对瓷瓶并不是圆明园的文物,但是这对新西兰老夫妇认为,就算不是圆明园的瓷器,但也是他们祖上从中国,也可能是从中国老百姓手上抢来的,“我们认为这个东西放在家是耻辱,所以一定要把它送回中国。”

  中国历史学家汪荣祖与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18日下午在圆明园的“谐奇趣”遗址前对谈,两位访谈嘉宾是中法两国的圆明园研究专家。汪荣祖的《追寻失落的圆明园》是第一部中国人用英语撰写的全面研究圆明园的历史巨著,伯纳·布立赛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从一个法国学者的角度全面正视和反思这一事件的著作。

  雨中,两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者侃侃而谈,他们以全球视野和中西维度审视那段苦难历史,提醒中国人不忘屈辱,奋发图强,更向世界表达了铭记过去、珍视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珍视和平与发展的理想。伯纳以“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来总结纪念日之际最该铭记的,而汪荣祖则表示,最不能忘记的是辉煌的文明突然一下失落,这样的历史记忆是应该被永久铭记的。

  事实上,中国人也的确没有忘记:在正觉寺山门广场上落成的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石正面,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下“不能忘记”四个苍劲的大字;18日晚推出的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主题曲亦为《不能忘却的纪念》,它还将成为圆明园今后的对外形象宣传片。

  据了解,即将推出的《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编选了当年参战的英法联军将领、外交官、翻译官、军医、牧师等各色人物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在英法出版的战争回忆录16种,其中英军7种、法军8种以及1种图册,包括英法军统帅及特使等英法联军的关键人物。其内容细节将构成珍贵的史料来源。

  “150年前这一场劫难,体现了一种文明冲突带来了一种对人类遗产的灾难,牢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牢记历史是更高层面的理性的反思。文明的差异可能很长时间都会存在,这种文明的冲突怎么去解决?应该去理解、对话、合作,应该谋求更高层面的和平。”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的话代表了中国人的心声,涅槃之后才有新生,才能走向新的辉煌。(完)

参与互动(0)
【编辑:闻育旻】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