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艺术家黄宗江:遗嘱奇怪“把骨灰倒马桶冲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浪漫艺术家黄宗江:遗嘱奇怪“把骨灰倒马桶冲掉”

2010年10月20日 08:3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黄宗江灵堂由书房改成,阮丹青在灵堂端详着父亲的遗像。 本报记者 戴冰摄  

  前天13时47分,著名艺术家黄宗江因结肠癌引起肺部感染医治无效,在解放军301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9周岁。昨天下午,黄老的三位女儿阮丹妮、阮丹娣、阮丹青,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干休所的宿舍楼里设立小灵堂,供亲友及各界人士吊唁。她们特意选了一张父亲大笑的照片挂在灵堂墙上,三姐妹说,父亲是一个追求浪漫的人,幽默风趣,笑看人生。

  开刀当中还在构思剧本

  黄宗江生性开朗,在生活上很幽默,还很好吃。阮丹娣说,今年9月份家人突然发现他不爱吃东西了,就赶紧陪他去医院检查,查出了结肠癌。“正当我们考虑是否要把实情告诉父亲时,他却说不就是癌症吗,看得很开。”阮丹娣说,结肠癌要开刀,301医院的手术很成功,但术后肺部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使老爷子没挺过来。“很多朋友听说他开刀都哭了,但他自己很乐观,开刀的过程中还在构思两个剧本。”

  黄老好吃的习惯也一直没改,直到开刀手术时,他对家人说,手术完后要安排一桌饭菜。“他特爱吃,什么都能吃,从豆汁儿到燕窝都能吃,不要求饭菜有多美味,只看饭菜地道不地道。”阮丹娣回忆,女儿们每周都找理由请父亲去外面的餐馆吃饭,“一年他过生日太多次数了,但其实就是找个理由出去吃。”

  去世之时,黄宗江没留下遗嘱,但女儿们说,平时他会说一些奇奇怪怪的遗嘱,比如死后把骨灰倒进马桶冲掉拉倒。“我们不能接受这种遗嘱,家里已经在万安公墓买下一块墓地,父母会合葬一起。” 阮丹娣说,墓地跟曹禺墓相邻,因为妈妈阮若珊去世时曾在遗嘱中要求跟曹禺墓毗邻。

  搞创作爱抽烟把肺抽坏了

  黄宗江跟曹禺都是南开中学毕业的,生前是好朋友,志趣爱好也相投。黄宗江的艺术禀赋早在幼年时已有表现。黄老至今保持着“中国文坛年龄最小的剧作者纪录”:当年不到10岁的他,以“春秋童子”的笔名在《世界日报》发表反战剧本。就读于南开中学时,他因观看了曹禺的话剧《雷雨》,决心从事话剧事业。抗战期间,黄宗江曾带着小妹黄宗英在上海“跑码头”,曾与谢添、蓝马、沈扬一起,被重庆戏剧界称为“四大名丑”。

  与黄宗江有51年交情的翟俊杰导演动情地说:“黄老非常博学,英语也呱呱叫。他曾经在美国用英语演过戏,看外文书跟看中文书一样轻松。”在创作上,他说黄宗江永远保持着一股激情。“上世纪50年代初,为创作电影剧本《农奴》,他去过三次西藏,跟农奴交朋友。”翟俊杰回忆,自己就是在那时结识黄宗江的,看到他搞创作很辛苦,特别深入生活。

  “有一次我们睡在一个房间,第二天我醒来发现他的嘴巴肿了,原来他一个晚上抽了两包烟,为创作在苦苦思索,烟灰烟蒂一大堆。”翟俊杰还记得,“文革”后黄宗江有一次暑天在杭州写剧本,在房间里点上四盘蚊香,全身脱得精光,完全沉浸在忘我的创作状态中。大女儿阮丹妮说,印象中父亲创作时总爱抽烟,年轻时把肺部抽坏了,去世也跟这个有关系。

  赤诚之心浪漫爱书文人

  黄宗江乃性情中人,一生交友无数,感情经历也颇富传奇性。他曾自称,早在上燕京大学时是演剧为主,学业为辅,更确切地说,是恋爱为主,失恋为主。后来在上世纪50年代,黄宗江和阮若珊喜结良缘,女方是老党员、准师级干部,男方是非党员、排连级干部,这样两个人的结合,用阮丹娣的话说就是冲破了各种障碍。“父亲写给母亲的情书,我都看过,很浪漫的。”阮丹娣表示,父母这辈子都没吵过架,连脸都没红过,就连自己三姐妹跟母亲姓阮,他也从来没有怨言。

  “他有一颗赤诚之心,对国家、人民很赤诚。他有一句格言:参加革命之前,无事不可对人言;参加革命之后,无事不可对党言。有什么话就说出来,他没有藏着掖着的,非常坦荡、磊落。”翟俊杰说,黄宗江爱讲真话的性格在“文革”中也使他饱尝苦头。阮丹娣说,“文革”时家人都很担心父亲会自杀,担心他过于正直会承受不了。但他挺过来了,总是笑口常开,其实笑的背后承受了很多苦难。

  虽然早年参加革命战斗,曾长期在八一厂从事编剧工作,但黄宗江穿军装的照片并不多,更多的是文人式的生活照。“父亲其实是那种浪漫的古典文人,军人气质并不强烈。”阮丹娣说,父亲最爱的就是书,经常开书单让家人代买新书。事实上,在八一厂的宿舍楼里,整墙排列着的都是黄宗江的书画,床底下都塞满了书,就连灵堂也是由书房临时开辟出来的。家中基本没有装修,但墙上的字画都出自丰子恺、吴祖光、叶浅予、黄裳、黄永玉、俞平伯、周汝昌、欧阳中石等大家。

  人品艺德堪称电影界榜样

  黄宗江创作了很多剧本,提携新人也不遗余力。“他是提携我的大哥哥,我的剧本一般出来都让他提意见,他对我鼓励有加。”著名编剧家苏叔阳回忆起黄宗江就不胜难过,感慨如今像他那样深入生活的编剧太少了,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中国影协副主席康健民认为,“黄老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很大,对年轻电影人比较爱护,对电影文学发表的言论挺有分量。我们非常尊重他。”

  康健民表示,从老一代电影人来说,黄宗江的存在就是中国电影人的财富,离去是电影界的一大损失。实际上,2002年,81岁的黄宗江还与黄宗英等兄妹四人,共同参演电视剧《大栅栏》。“他仍然在写,一生都在写,去世之前还有很多计划想搞。”翟俊杰感慨,黄宗江的一生就像扑不灭的火焰,一直燃烧着旺盛的生命激情。“即使他不搞电影,作为一个榜样,他的人品、艺德,也会鼓励我们前进。”

  最后一部作品本周五登陆央视

  黄宗江生前最后一部作品——电视剧《生死桥》将于10月22日(周五)在央视八套开播,但他没来得及看到自己的作品播出就走了。剧中黄老饰演前清太监王公公,深居雍和宫,好周易八卦,始终给人以浓重的神秘色彩。黄宗江把这个耄耋老人的神秘和出世表现得入木三分,体现了他非同一般的表演功力。

  导演田沁鑫介绍,三年前,自己将执导李碧华《生死桥》请黄老出山时,黄老欣然应允,且言明不收取任何报酬。他以87岁高龄出演民国大戏《生死桥》,成为剧中最年长的演员。但老爷子很谦虚随和,平易近人,从不以前辈自居。对待其他年轻演员,也是乐于帮衬,私下毫无保留地传授表演心得。

  虽然黄宗江在剧中的戏份不是很多,但每次拍摄之前,老爷子都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看剧本,台词背得很熟,仔细揣摩王公公人物性格,跟其他演员一样,提前到片场准备,从不搞特殊,剧组上下都特别敬佩黄老。但谁也不知道这成了他荧屏上的最后一次表演,让田沁鑫对这位老艺术家的倾情相助又生出许多感慨,倍感痛心。“我们全剧组都会怀念他,《生死桥》即将播出,也算是对黄老的纪念。”

  据悉,黄宗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0月28日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本报记者 周南焱

  生平资料

  黄宗江,1921年生于北京,10岁发表独幕剧,后入燕京大学外文系,并与孙道临等一起组织燕京剧社,演出曹禺《雷雨》等名作。1949年,黄宗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先后创作了《海魂》、《柳堡的故事》、《农奴》等优秀的电影文学剧本,其“文革”后的电影剧作有《柯棣华大夫》和《秋瑾》等。黄宗江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三(有同父异母的2个姐姐),还有黄宗淮、黄宗英、黄宗洛、黄宗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