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江已逝,海魂依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宗江已逝,海魂依旧

2010年10月20日 08:5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京报漫画/赵斌

  【文化谭·悼念黄宗江】

  黄宗江去世的消息让人有些不知所措,又有些歉疚,不止一次了,关注到某位老人的时候,往往就是最后一次关注他。善忘的我们遗忘了太多东西,又岂止这位八十九岁的性情老人。

  说来惭愧,我对他的记忆基本上只存于父辈的闲聊。直到听到这篇消息的时候,我才想起少年时翻阅《大众电影》的那些日子,想起黄宗江身临其中的民国时期的电影,原来这位笑眯眯又爱追求美女的老人,他的经历就是一部中国电影史,虽然他不是站在潮头,但一直为中国电影做着一份工,而且还做得有滋有味。这样很有故事的老人家,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当我们想起时,却已经越来越少了。

  黄宗江的表演生涯开始于天津南开中学时期。在校期间他加入了南开剧社。这个张彭春先生开设的南开剧社,堪称春柳社之后的另外一个伟大剧社,因为这个剧社还有两个有名的人物为世人津津乐道:曹禺和周恩来。有趣的是,这三个人都是剧社里不多见的善演女生的演员。之后不久,黄宗江考入燕京大学外文系,结识孙道临,并一同组织燕京剧社。大学时期的黄宗江生性豪放,独自翻译了独幕话剧《窗外》。排练《雷雨》时,黄宗英是善良冲动的周冲,而孙道临是风流倜傥的周萍,二人可谓在“演艺界”如鱼得水。

  之后,黄宗江没有在燕京大学毕业就去了上海,做起了职业演员,与同行们开始了为中国电影奠基的传奇故事中,先后参加了话剧《愁城记》《蜕变》《正气歌》《楚霸王》《春》《秋》及电影《乱世风光》等的演出。那段时期的上海影坛,杰作频出,明星闪耀,电影题材广泛,内容相对自由,那是中国电影百年来真正的黄金时代。黄宗江开始为观众所熟知,而他的妹妹黄宗英,已经以一部《乌鸦与麻雀》红遍了上海滩。黄宗江兄妹五人:宗江、宗淮、宗洛、宗汉、宗英,均与艺术结缘,堪称演艺界的一段佳话。就连黄宗江自己也戏称自己家为“卖艺黄家”。1949年黄宗江加入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文艺战士。之后195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先后创作了《海魂》《柳堡的故事》《农奴》等优秀的电影文学剧本。我至今仍然记得露天电影院里,那些生龙活虎的水兵们激动人心的生活。海魂衫也成为许多六七十年代生人的共同记忆,九十年代又因何勇而再度流行。

  然而六十年代之后,黄宗江淡出了影坛,出现了艺术真空期。而这个时候恰恰是一个编辑技术、经验、生活最成熟的时候。是因为赵丹“武训案”的牵连,还是其他原因,我们无法求证。那个时代,中国电影逐渐进入了自己的噩梦时期,谨守“政治正确”,审查无处不在,彻底让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黄老有灵,一定对那段时间政治对艺术的强行干预耿耿于怀吧?后来编剧的《秋瑾》让人隐隐感觉到这种痛。

  我想在一位前辈刚刚去世的时候,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一生,多少是不尊重的,天才也好,艺术家也好,都不足以描述他。倒是他自己说的那句让人无比唏嘘:“我不能灰色地活着、不能黑色地活着,我得亮色地活着。”

  □李蝴蝶(剧评人)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