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取美国原子弹情报的夫妇:爱因斯坦为他们叫屈(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窃取美国原子弹情报的夫妇:爱因斯坦为他们叫屈(3)

2010年10月20日 16:15 来源:人民日报社《文史参考》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爱因斯坦也为他们叫屈

  宣判之后,罗森堡夫妇都被带到法院的单人牢房,一位代理执行官告诉朱利叶斯,当天深夜要把他们转送到新监狱的死囚牢房去。朱利叶斯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摧垮他们精神的手段,于是隔着栏杆对妻子喊道:“埃塞尔!如果有人告诉我们今晚可能会被带到死囚牢房去,你不要害怕!一切都会好的。”

  曾经学过声乐的埃塞尔有一副好嗓子。她唱起了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有名的唱段《他将在晴朗的日子归来》,犯人们不约而同地为她鼓起掌来。唱完了这一段,朱利叶斯又喊道:“埃塞尔,再唱另一段!”埃塞尔唱起了同一歌剧中的《啊!愉快的夜晚》。她唱得优美极了,那位执行官的助手甚至走到朱利叶斯的牢室前,激动地对他说:“朱利,在法庭上,他们把你说成是卑鄙的家伙。但在这里,你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没有一个男人曾经这样深挚地爱他的女人!”

  罗森堡夫妇开始了漫长而绝望的等待之旅。在这期间,夫妻俩交换了大量的信件,以相互激励。这些信件也是罗森堡夫妇获得同情的主要源泉。

  “我多么不愿意离开你那多情的拥抱,我多么悲伤啊!”埃塞尔在信中深情地写道:“在走向牢房时,我又是多么无奈,步履维艰。牢房在那里静静地、无情地、倨傲地伫候着我,它对我的离去无动于衷,又似乎知道我终将回来而暗自得意。”

  朱利叶斯也用满腔深情回敬妻子的爱:“埃塞尔,你在信中深情地表达了我们受到的最大挫折,我们彼此间的了解和深沉的爱。孤独的监狱笼罩着我们,阴森的死神威逼着我们,但这绝不能中断我们与那动荡的外部世界的牢固联系。我最难以忍受的就是你、我最亲爱的人也在这个地狱里受折磨。只有你那坚定不移的意志使我经受住磨练⋯⋯”

  哀婉动人的信件打动了千千万万的普通美国民众,美国一家左倾的杂志《国民前卫》发表了记者威廉•鲁本写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在连载7周后,美国的舆论明显发生了转变,人们不再都认为被告有罪了。要求复审罗森堡一案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成立了“确保公正审理罗森堡案件全国委员会”,鲁本担任该委员会的代理主席。然而,1952年2月25日上午10点,纽约美国巡回上诉法院驳回了罗森堡案件的上诉请求,他们的深挚情感没有打动美国的司法和行政当局。

  与此同时,不断有知名人物加入重审罗森堡案的请愿行列,这里面,包括两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位是“曼哈顿计划”原负责人哈罗德•尤里博士,另一位就是爱因斯坦。欧洲报界也开始关注此案,一些意大利左翼刊物甚至对于教皇庇护十二世没有出来讲话而表示遗憾。

  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驳回了所有的请愿书。1952年6月19日上午8点零6分,朱利叶斯•罗森堡被执行电刑死亡,几分钟后,轮到埃塞尔•罗森堡坐上电椅。这个女人淡定地从一群犹太教教士面前走过,带着类似蒙娜丽莎的微笑。在上电椅前,她向监狱的女看守伸出了双手,并把她拉到身边,在她面颊上轻轻地吻了一下。8点16分,埃塞尔死亡。正像《纽约时报》报道的那样,罗森堡夫妇“镇定自若地死去了,使得目击者很惊讶”。

  在罗森堡夫妇死后许多年里,他们的案件成了杂志、报纸、书籍、戏剧和电视报道的主题。在许多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考夫曼法官和美国联邦调查局都受到了抨击。1989年10月,柏林墙倒塌,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终于结束。两年后,苏联解体,俄罗斯公开了原子弹间谍案的档案:朱利叶斯•罗森堡确实是苏联间谍,他的妻子则对此事一无所知。

  当原子弹间谍案刚被揭开之时,大批的苏联间谍纷纷潜逃,而可怜的朱利叶斯则因为他在间谍网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竟然没有人通知他逃跑,从而成了苏联情报机构的牺牲品。至此,原子弹间谍案总算真相大白了。

  编撰|闵勉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