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新闻出版成果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十一五”新闻出版成果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010年10月22日 14:0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马列文选》、《中国植物志》、《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辞海》(第六版)、《中国音乐百年》、《建党以来党的文献数据库》……“十一五”期间,我国出版界推出了一批重点出版工程,成果丰硕,带动和促进了我国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规划,是我国出版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出版工作更好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出版事业的国家重点文化出版工程。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2009年累计出版图书1058096种、268亿册,音像制品114538种、19亿盒(张),电子出版物36235种、6.8亿张,品种繁多、数量丰富。出版物品种和总量连续几年稳居世界首位,如此规模的出版量,反映了“十一五”期间出版的繁荣和发展。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取得最终成效的关键一年。经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出版“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1397种,音像、电子出版物531种,完成率达90%以上,为历史最高水平。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规划,通过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点出版项目,不断提高出版单位和出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出版物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据介绍,“十一五”出版规划已完成项目社会效益显著,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10个方面。第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以及深入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研究成果的出版,在规划中分量厚重。第二,配合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活动,适时出版一批重点出版物,弘扬主旋律。第三,围绕社会经济发展主题,研究我国经济各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版项目成为规划的重点和热点。第四,回顾我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发展进程,跟踪各领域学术发展前沿成果,出版了一大批学术价值高、科技含量高的力作。第五,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挖掘、整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整理出版了一批对中华文明传承具有深远影响的出版物。第六,具有重大文化传承和文化积累价值的工具书、百科全书和大型综合性丛书的出版,汇集了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展现了“十一五”时期国家科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和高度。第七,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服务于大众、服务于青少年、服务于少数民族。第八,规划中的“三农”读物项目,围绕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了面向农村读者的农业科学技术读物、通俗理论读物的出版。第九,文学艺术重点项目学科建设与名篇佳作兼容并蓄,突出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呈现题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第十,实施出版“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中国优秀文化资源,出版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的文学艺术、历史文化、汉语教学等重点出版物。

  王坤宁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