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池的涨落及其影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古滇池的涨落及其影响

2010年10月22日 16:59 来源:云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滇池水位变化,对滇池坝子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曾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滇池是全国第六大天然淡水湖泊,是云贵高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研究表明,在元代开凿海口河使滇池经人工通道出流以前,古滇池曾有由元江或南盘江归入南海的刺桐关出流时代、由螳螂川和普渡河通金沙江归入东海的海口河出流时代。即在元代以前,滇池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相对封闭的高原湖泊。这个相对封闭的湖泊的水位变化,对滇池坝子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曾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滇池的涨落及其规律

  滇池的形成和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碳14测定和古地磁资料分析,约340万年前,滇池形成湖泊。但直至元代人工开挖海口通道让滇池非自然出流以前,滇池都是一个涨潮时才从天然或袭夺出水口出流的湖泊。换句话说,古滇池无论是刺桐关出流时代,还是海口河出流时代,都是一个间歇性出流的湖泊。这种间歇性出流,是由于来水量的增加而导致的。而滇池来水量,与该流域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降水量密切相关。根据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可以将其涨落分为“年涨落”和“季涨落”。

  滇池的年涨落以3年为一个周期。《滇池保护条例》规定滇池的正常最高水位为海拔1887.4米,最低工作水位为1885.5米。经长期观测和计算分析,滇池水位在唐宋时期约为海拔1890米,元代为1888.5米,明代为1888米,清代为1887.2米,现代为1886.3米。经过计算分析,古滇池约3年即有一次涨水。可靠的观测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分析:从1900~2000年一百年间的降水和干旱情况看,滇池坝子降水较多和干旱的年份均约3年一遇。再从1952~1981年海口河出流量统计来看,30年间滇池年出流量最大为10.01亿立方米(1968年),最小为0.24亿立方米(1960年),平均为4.32亿立方米,年出流超过5亿立方米的有1952年等8个年份,低于3亿立方米的有1953年等10个年份,大约平均为3年一涨、3年一落。

  滇池季涨落与降水量密切相关。由于降雨和径流的季节性变化,滇池的涨落也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具体表现为,降雨方面,滇池流域降雨在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节分明,雨季5~10月占年降水量的86%~90%,干季11月至次年4月占年降水量的10%~14%。径流方面,每年7~10月占全年总径流量的70%~75%。所以,每年的5~10月,为滇池的涨水季节。不过,滇池流域在枯水年和平水年,5~10月也不至于涨得水漫昆明城;但在丰水年和连续丰水年,每年5~10月,滇池往往涨得让昆明城及滇池坝子的不少村庄饱受水灾之苦。

  在海口河人工出流以前,滇池的涨落应基本上是遵循上述规律的,但涨落情况更加复杂。而且,古滇池从海口袭夺经螳螂川出流后,每次滇池涨水引发的间隙性出流,一般会加深对出水通道的切割,而切割的加深则又拓宽了出水通道,从而加速了滇池的下泄和水位的下降,这又反过来促进滇池更加容易出流。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年),由于“滇池出口淤塞,水浸昆明城池”,赛典赤因势利导,“倡议修凿海口河”,令张立道等挖鸡心滩、螺壳滩等险滩,“付二千役而决之,三年有成”。又命其子忽辛开海口河石龙坝跌水,使滇池水从海口河“安流入叙”,得田万顷。从此,滇池的涨落打破了自然的法则。

  不过,海口河的开凿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没有根本改变滇池的涨落。元代以后,尽管多次疏浚甚至坚持“岁修”,但海口河还是时通时阻,对滇池的涨落仍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滇池水利志》中,滇池涨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弘治五年(1492),落的记录最早见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关于滇池涨的极值记载,有清同治十年(1871)五月下旬连日大雨,“滇省城内水涨至绿水河(河分大小,均为五华山东麓与祖遍山西麓间的小河,小绿水河在大绿水河西南约300米,因比大绿水河短小得名,清代沿河建房覆河为路形成大、小绿水河巷道)、熟皮坡(元代称树皮坡,在今人民中路如意巷至兴华街口)、双水塘(位于今人民中路南护国路北段西侧)一带皆成泽国,水与楼平,东南西三城俱进水,冲倒东门月城及城厢内外村寨民户数千所”;1986年9月10日涨至超过上控水位17厘米,造成沿岸低洼村庄和农田大面积被淹等。滇池落的极值,有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昆明、昆阳大旱,滇池水涸;1954年5月滇池降至1884.33米(下限水位),草海较浅地区干涸;1989年5月8日滇池下降至1884.26米。这些记载滇池涨落的数据,也让我们看到了滇池涨落对昆明城乡的影响。

  从拓东城的消亡看滇池涨落的影响

  《南诏德化碑》记载:唐广德元年(763年)冬天,“次昆川,审形势。言山河可以作藩屏;川陆可以养人民。”两年后,“命长男凤迦异于昆川置拓东城,居二诏,佐镇抚。于是威慑步头,恩收曲靖。”拓东城,是我们今天所知文献确切记载在今昆明市区所建的最早的城池。但没有文字记载该城具体建于何地,不知其何时何因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1993~1999年,在昆明主城区金马碧鸡广场、华尔贝大厦、柏联广场、富邦花园建设过程中,先后发现和出土了南诏时期的建筑夯土面、大型布纹勾头、滴水瓦件、菱形梵文砖、罐瓶碗等黑衣硬灰陶器和莲花纹瓦当、开元通宝、有字瓦、菱形砖铺地、卵石铺地、水井、水沟等,说明这一带当为拓东城址所在地(胡绍锦:《昆明城区南诏文化遗址调查报告》,载《史与志》2009年第二期)。据《昆明市志长编》考证,拓东城是一个周长约6华里的狭长形土城,城内有王宫、官署、寺庙、善阐台(在今南天台)等。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异牟寻之子寻阁劝与臣僚曾在善阐台吟咏,有“避风善阐台,极目见藤越”等句。再据东、西寺塔这两座拓东城的地标性建筑来看,两塔按选址、形制等应在拓东城外,而两塔所在地时东、南、西三面临水,则拓东城应在东、西寺塔以北的海拔较高区域。而金马碧鸡广场遗址的考古调查还发现,“遗址底部为厚沙砾层,其中埋藏有许多可能由洪水搬运来的粗大树干”(出处同上)。这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拓东城毁于能搬运粗大树干的滇池大水,东、西寺塔或因有牢固的塔基而巍然耸立。

  自然状态下间歇性出流的滇池,时而涨时而落,能够毁了拓东城,也就能够对滇池坝子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滇池的潮涨潮落影响了滇池坝子的自然地理。一是盆地的断裂或出口的袭夺等原因,造成滇池湖面的突然降落,使滇池坝子周边出现了一些台阶地。“昆明与玉溪间海拔两千米左右的刺桐关分水岭谷地中,还保存二十米至三十米高的阶地,刺桐关南坡有三级断层平台等,就是见证”(于希贤:《滇池地区历史地理》,第24页)。二是滇池出水口的不通畅,使滇池水面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在一定高度,也使滇池湖面上曾出现过不少小岛。当古滇池水面海拔在1940米以上时,海拔1940米的五华山、1930米的圆通山、1919米的石寨山均还在滇池水面以下或仅与水面持平。至汉代,滇池水面海拔约为1900米,五华山、圆通山、石寨山等终于露出了水面,而石寨山等摇身一变,成了滇池中的小岛。因而,昔日的滇池,虽然说不上是“千岛湖”,但也曾经是“百岛湖”。而这些滇池中风景优美的“海上仙岛”,又往往成为人们捕鱼捞虾的落脚地、休闲观光的驻足地,甚至如石寨山一样成为滇王等贵族选择的墓葬地。三是滇池水的长期侵蚀,让滇池四周西山、石寨山等濒临滇池的迎水坡面较陡,背水坡面较缓,山形独特。

  滇池的潮涨潮落影响了滇池坝子村庄的坐落。涸水谋田,水退人进,曾是生活在滇池坝子内的人们的强烈愿望。因为生活在滇池坝子内的人们,总是随水而垦、逐水而居,滇池水大退大跟进、小退小跟进、不退不跟进。这便形成了元代以前滇池坝子由于容量有限,所建村落较少,村落所在海拔较高;元代以后随滇池水的下降,建村容量扩大,所建村落较多,村落所在海拔较低;明清时期所建村落集中在滇池涸出之地,同一或相近海拔的村庄在较短时间内猛增等特点。

  滇池的潮涨潮落影响了滇池坝子城镇的设置和昆明市的发展。滇池曾是一个比现湖面高出100多米,由刺桐关出流的高原湖泊。至唐宋时期,滇池水面海拔约1890米。唐代的拓东城是一座沿五华山、磨盘山(今五华区政府驻地山名)余脉向东南伸入滇池、三面临湖的“水城”。滇池涨水毁了拓东城,向我们表明了元代以前,滇池的涨落迫使昆明坝子内的城镇建在较高海拔区域,故宋代大理国鄯阐府城选择高于拓东城的地方而建,鄯阐府城形成了伸入滇池“三面环水”的“半岛城”;元代以后水退城进,城镇或城市逐渐向滇池涸出的低海拔区域推进,并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城镇和城市格局。由是,我们可以说,在滇池坝子城镇和城市的发展史上,元代以前,是大自然显示巨大的力量,对滇池地区的地理进行雕刻,奠定滇池地区城镇和城市发展地理基础,对滇池地区城镇和城市发展史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时代;元代以后,是人类显示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对滇池地区的地理进行雕琢,打下滇池地区城镇和城市发展的社会基础,对滇池地区城镇和城市发展史有着重要影响的时代。

  - 苏国有

  (作者单位:昆明市委办公厅)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