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演绎动人故事尚需高超技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电影演绎动人故事尚需高超技术

2010年10月25日 09:52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影人对当下的3D风潮的追逐是正确的,但更应该探索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对于高制作技术而言,所起的作用只能是锦上添花

  从气势恢弘的《赤壁》到感天动地的《唐山大地震》,从重温旧梦的《庐山恋2010》到纯净无暇的《山楂树之恋》,故事讲述的主题只有一个“中国化”;

  《阿凡达》的3D浪潮狂袭世界之后,亚洲首部全片3D立体电影正式上映。中国电影在世界潮流后亦步亦趋;

  来自广电总局的数据称,截至目前,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已达80亿元人民币,各院线公司正在为完成今年全年100亿元票房的目标而努力。以此为基点,中国电影产业正在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我们的“看家本事”

  最近,新一届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落幕。它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影响和规模最大、最专业、最具权威性的电影评奖活动被外界誉为“中国奥斯卡”。尽管此次首次在县级市举办的电影节,在规模和人气上受到了质疑,但是金鸡百花电影节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的电影节,足以反应出目前中国电影的“内质”。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影的功能和环境完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比如,获第一届“大众百花奖”的年代《红色娘子军》是在一个对外封闭的相对环境中,是唯一的大众性的多功能传媒。所以,它的教育功能大于社会认知功能。

  “80年代的电影也很简单,就看电影的思想有没有震撼力,看在艺术创作上人物的形象塑造是不是完整,有没有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当时整个启蒙文化的主潮。”尹鸿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芙蓉镇》《红高粱》《开国大典》《大决战》《焦裕禄》等。“而今天,电影已不再是最大众的传媒,一个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娱乐功能被大幅度地强化。”

  曾有人把目前的中国电影简单的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制作,一类是小成本,前者场面宏大、商业性更为强烈,比如《夜宴》《赤壁》,后者的电影更注重于讲故事、用情节打动观众,如《疯狂的石头》《山楂树之恋》。当然,更有众多的影片游走于两者之间,如《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等。但无论如何分类,让观众走入电影院的吸引力来自于银幕上。用故事打动人,用画面震撼观众,这是中国电影的看家本事。

  欢迎来自远方的“狼”

  随着国外一流制作、一流技术打造的“狼”闯入进来,中国电影开始看到了另外一片天地。

  无疑,“头狼“就是《阿凡达》。当年《阿凡达》登陆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观众如潮水般涌入电影院,痴迷者更是连续观看,各大院线更是恨自己未能先知先觉,忙不迭的“装配”IMAX银幕……

  中国电影人也被搅起“一池春水”。发行方继续引进3D影片,制作方希图尽快推出国产3D影片。然而,《阿凡达》之后的《诸神之战》、《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由2D转制成3D的进口电影,都没有达到观众的心理预期,票房不佳,中国观众看完《阿凡达》后,口味变得极其苛刻,对国产一些技术不太达标的 3D电影,心理落差就直线下降。如国产3D电影《乐火男孩》、《苏乞儿》等,都惨淡收场。

  在经历了最初的冲动之后,中国电影的技术意念开始觉醒。数字电影已经慢慢生根发芽。

  所谓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的影片,其传送介质为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来自权威部门的数字显示,当前,全球数字电影处于高速发展期。截至2009年12月,全球数字银幕超过1.6万块,其中3D银幕达到9016块。

  近年,我国数字电影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到2010年6月,中国已拥有2679块2K数字银幕,其中1460块支持数字3D立体放映;流动数字电影放映系统数量已超过4万套。

  做一回“唐吉可德”

  就在前不久,号称“亚洲首部全3D”的魔幻电影《魔侠传之唐吉可德》终于揭开面纱。该片将塞万提斯的名著《唐吉诃德》进行了完全中国化的包装,加上重金打造的3D效果,片方信心满满地表示要拿下2亿票房。

  有影评人认为阿甘的《唐吉可德》是所看到过中国做的最好的一个3D技术。同时,有影评人质疑电影《唐吉可德》在宣传上更多的是概念,缺乏真正意义上3D技术。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观众群,有人在看过《唐吉可德》之后,感觉很搞笑,3D技术也“可以接受”,但也有人至于片方大力标榜的3D效果,除了开场几分钟的风起云涌还让人有点震撼之外,大部分时间,只有字幕有3D效果。

  其实,中国电影正如“唐吉可德”,面对未来,既要保持自己优秀品质:讲述自己的精彩内容,也要携带着合适的武器:完善制作技术。

  中国的3D电影在票房,到目前为止,产出是两千万人民币。但是,与此同时在好莱坞这个份额已经达到二十亿。这个差距巨大。更重要的是,自从《阿凡达》以后,美国所有的电影都是大制作,都是3D。

  相关业内人员预计,五年内中国的3D电影将与传统电影平分天下。在这一风潮席卷之下,2010年国内确定上映或筹拍的华语3D电影预计达15部。据报道,众多华语知名导演也纷纷涉足3D电影。

  应该说,中国影人对当下的3D风潮的追逐是正确的,但更应该探索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对于高制作技术而言,所起的作用只能是锦上添花。如果一个作品,导演一般,编剧一般,演员一般,只是附载了高技术,最终也收获了票房,那么最后,中国电影就会沦为以技术为王的工业生产。

  记者 陈彬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