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之痛:1年60万双脚踩敦煌千年唐砖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化旅游之痛:1年60万双脚踩敦煌千年唐砖

2010年10月25日 14:20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年有60万双脚踩踏敦煌地上的千年唐砖,我要有钱真想把它们都保护起来”、“你看了10个洞窟,我就得看11个,这种旅游层次太低”、“文化旅游都聚焦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也就被毁了”……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23日在张家界开幕,在其中的“名人之约”沙龙上,特邀嘉宾常嘉煌、李栓科和俞孔坚聊起了旅游中的文化保护问题,提出师法自然、尊重历史和文化,才能将文化遗产传给后辈子孙。

  “到此一游”太过肤浅

  “到此一游”是当下中国最常见的旅游模式,嘉宾们说,这种浅层次的旅游方式,与文化旅游背道而驰,甚至带来破坏和灾难。

  “敦煌壁画不堪重负,就是一个例子。”敦煌研究院创始人常书鸿之子常嘉煌,继承父亲遗志,致力于敦煌文物的保护。他说,每年蜂拥而至的人潮带给这些脆弱的壁画巨大的破坏,“哪怕是呼吸中的水分,都会让壁画起泡、剥落。把脆弱的文物当景点欣赏是很残酷的事。”

  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设计者、生态设计师俞孔坚说,现在不少景点把当地人迁出去,留下一座座空房子给人看,原生态的文化没有了,“这样的旅游毫无意义。”

  旅游应追求文化深度

  那么,旅游如何实现文化深度?嘉宾们各有看法。

  俞孔坚在世博会上的项目后滩公园,通过湿地调节城市污染,净化环境,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一次在云南的旅行。“在云南的梯田上,带着肥料的水一层层下沁,被作物吸收、过滤,到最底层时已经成为清水,排入河流中,不会对河流造成污染。”俞孔坚说,在旅行中,他喜欢看的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看他们如何生存,从中获得知识和灵感,这样的旅行是活的。”

  地质考察专家李栓科也赞成在旅游景点加大文化和科技含量。“例如敦煌,景点外可以设一根与壁画石质地相同的岩柱,标出每年它风化的状态和速度,人们会对壁画的脆弱一目了然,自然会注意呵护它。”

  常嘉煌则认为,不要把目光过于集中在某一点,“除了敦煌石窟,沙漠的苍凉也是一种风景,如果人们注意力能分散一些,对文物保护是有好处的。”他说,比如周庄周边还有许多类似古镇,可人们集中往周庄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就像阳光本来普照大地,景点开发却像一只放大镜,把光线聚焦在了某一点,聚光久了,也就把这个点烧毁了。” 记者范宁

  人物名片

  常嘉煌:油画家、敦煌艺术家。以倡导敦煌壁画保护为人熟知,因提出现代壁画工程备受争议。

  李栓科: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曾在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进行地质地貌研究,掌门《中国国家地理》,让地理以时尚姿态进入大众视野。

  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曾任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北京市、苏州市等政府专家顾问,目前在武汉光谷进行城市项目开发规划。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