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的古牌坊(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河北正定的古牌坊(图)

2010年10月27日 16:54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三世中丞坊 武英伟 摄

  ■畅朝晖

  有人把牌坊称为中国特有的个人纪念碑,尤其是明清两代,旌表成为了牌坊的主要功能,明朝以状元、进士等科举坊和尚书、御史等高官坊为多;清朝则以贞节孝义坊为主。幸运的是,这两大类牌坊在古城正定都有实例存在,做着形象的印证。

  三世中丞坊

  明代风格的牌坊现存“三世中丞”坊。此坊,据《正定县志》记载,原位于阳和楼南侧,跨街而立,是由真定府知府为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御史许瓒、许金、许守谦祖、父、子三人立的功德坊,老百姓都俗称“许家牌坊”。这座牌坊一度不知所终。2001年,重修南城门外护城河石桥时,被重新发现,移至隆兴寺龙腾苑内。许家牌坊全用淡青石料,四柱三间。柱为方柱,雕刻着官员、童子、祥云、瑞鹤、鲤鱼、花卉、瓜果等,玲珑剔透、活灵活现、细腻传神,雕刻精细但不绮靡,图画充盈但不俗滥。四根石柱两侧设夹柱石,最下层为须弥座,中层雕石鼓,上层八只神态各异的石狮相背而立,或顽皮可爱,或憨态可掬,代表了明代石狮雕刻的独特风格。主间大额枋高浮雕衣锦还乡图,刻画了威风凛凛的达官显贵浩浩荡荡回乡省亲的盛大场面,成为当时社会现实的形象展示。坊眼楷书“三世中丞”四个大字,结构严谨,笔锋雄健,力透石背。许家牌坊匾额、花版已失,少了精美繁复的纹饰,只剩下方方正正、中规中矩的大小额枋,甚至小额枋也仅存其一。删繁就简,这种残缺无意间造就了另一种美,一种返璞归真的美。

  诰命坊

  清代风格的牌坊,目前尚存的,只有城内西门里街王士珍故居对面的“诰命坊”了,位于“王氏双节祠”院内,是官至中华民国陆军总长、北洋政府国务总理,人称“北洋三杰”之一的王士珍,为他的生母和嗣母立的节孝坊。这同样是一座三间四柱的石牌坊,方柱,单檐,无斗拱,纹饰简单,处处透着简约,甚至质朴。牌坊全为楷书,正面主间,首行镌刻“诰命”二大字,坊眼为“一品夫人”四个大字,末行刻“王母刘太夫人丁太夫人节孝之坊”。两个次间,上首镌刻“率礼蹈和”,下首镌刻“称诗纳顺”,都是赞颂母仪之范、母仪之德的词句,出自南朝梁·沈约《宋书》。牌坊内侧,正中匾额上阴刻“钟郝垂型”四字,为“大总统”徐世昌所题。“钟郝垂型”出自《世说新语·贤媛》,大意是说钟氏、郝氏皆有德行,相敬如宾,和睦相处,时称钟夫人之礼,郝夫人之法。这里借用来赞誉刘氏和丁氏两位夫人。从中,我们也受到国学的点滴熏陶。牌坊立于1920年,这从牌坊上“中华民国九年夏历庚申年六月吉辰承嗣男出嗣男士珍敬立”的字样,可以清楚地知道。管中窥豹,我想,这可能是古代牌坊最后的一线荣光了吧。

  不管是许家牌坊,还是这王家牌坊,这些昔日傲立于古城的精美堂皇之作,总被雨打风吹去;不管是许家、王家……这些昔日钟鸣鼎食之家,也在时光中书写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另一版本。看着这从岁月深处走来的石牌坊,不免令人唏嘘感叹。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