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冷清其实不止是投入的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图书馆冷清其实不止是投入的问题

2010年11月03日 13:57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十年前投资 5000万元建设的西安图书馆,十年后已经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近日有网友发帖,直指西安图书馆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阅览室上演“空城计”、培训班“抢地盘”、三年没有任命馆长、甚至利用场地进行收费培训等。( 11月 2日《人民日报》)

  其实不只西安图书馆,国内很多图书馆都面临这样的困境。对于图书馆的冷清,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理由就是对图书馆的投入不足。因为没有钱,所以买不起新书;因为没有钱,所以要通过租借场地搞创收;因为没有钱,所以没有人愿意留在图书馆这样的清水衙门工作。那么是不是有了钱,就能让图书馆重现往日的人潮涌动呢?未必。

  图书馆的冷清,的确有投入不足的原因,但却并非最主要的原因。 将图书馆建设得金碧辉煌,图书天天更新,读者也未必就会蜂拥而至。如果你去图书馆看看,那些读书的人群就会一清二楚。一是学生,二是老人。这两部分人一种是有学习的欲望,另一种是有读书的时间。除了这两类人群,公务员、 白领、 农民的数量很少。 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只有4.5 本。这个数字与犹太人每人每年64 本,苏联每人每年 55本的阅读量相比,的确是差距太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目前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还在沿用以前的旧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笔者曾经去过当地的图书馆,看到那些杂乱摆放的图书以及借阅台慢腾腾的服务,顿时读书的欲望大大降低。很多读者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书店找一本书可能要比在图书馆找一本书要容易得多。相比于那些充满文化味道的书吧、书店,如今的图书馆应该说在服务上已经远远滞后。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传统的图书馆模式面临着众多新的传播媒介的冲击。 数字图书馆、电纸书以及互联网的存在,使得阅读完全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在追求方便快捷的今天,传统的图书馆收到冷落也是情有可缘的。作为公共文化平台,传统的图书馆尽管冷清但不会就此消亡。图书馆从火热到冷清也是我们这个社会阅读习惯转变的一个见证。刘少华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