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级阅读呼唤本土标准 专家建议考虑儿童利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儿童分级阅读呼唤本土标准 专家建议考虑儿童利益

2010年11月03日 14: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本书适合多大年龄的孩子读?”当越来越多的家长发出这样的疑问时,儿童分级阅读也应运而生,这个从国外引进的概念近几年得到了广泛关注,有人称其为“引领儿童阅读的新航路”。然而,作为舶来品,它至今没有在我国扎下根,缺乏权威的标准,让儿童分级阅读备受争议。专家认为,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分级体系,我国的儿童分级阅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级只是为了卖书?

  儿童分级阅读指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图书。这一概念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一些发达国家,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发展了十几年。

  近年来,我国少儿出版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年出版少儿读物品种接近4万种,占全国图书出版品种的14.6%。从规模上看,我国已成为少儿读物的出版大国,儿童分级阅读因而显得更加必要。当当网童书频道主管王悦说,去年11月当当网把童书分成了“0—2、3—6、7—10、11—14”4个年龄段,做了单独的页面上线,一个月后所有单独页面都排在当当网页面点击量前10名。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出版社和儿童文学中心也开始研究并推出分级标准和阅读参考书目,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缺乏研究人才和理论基础,国内儿童分级阅读的标准尚未确立,这让国内的儿童读物分级没有指导,操作起来比较随意。

  著名儿童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称自己是分级阅读的受益者:一年前某出版社要出版他的作品,他不同意,因为那些作品已经出版,再版的话出版社利润太低。出版社负责人说,这个您不用担心,我们来操作。结果,出版社用所谓的分级阅读方式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编排,短时间内就发行了30万册。

  “这几年书店里多了很多有分级阅读标记的图书,这些书很多都有浑水摸鱼之嫌,其目的只有一个:商业利益。”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说。中国儿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则认为,许多分级读物一个系列动辄数十种,但这些所谓分级图书并不是根据科学的标准为儿童量身定做的读物,而是将已有的图书加盖上一个“分级阅读”的标签,甚至“拉郎配”,生硬地捆绑在一起,然后经过包装、广告加以推销。

  不过,出版社并不认同专家的意见。在他们看来,分级读物很受家长和孩子欢迎,而且很多作家主动要求合作,这已经是很大的成功。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分级读物十分畅销,其少儿出版中心副总编辑刘耀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版社做的是图书市场,不能等到标准出来之后再开始做分级读物,何况现在国内一些标准的水平也实在不敢恭维,所以只能先做出来,再等待检验。”

  制定本土标准卡在哪儿

  如同电影分级一样,儿童分级阅读也是舶来品,国内近两年才开始流行。欧美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分级阅读是否必要”的讨论已成为过去式,其必要性和良好收效已经经过充分论证、实践检验和事后研究,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阅读方式。

  然而,分级阅读不是单纯地按年龄分段,而是要建立在语言本身的特点和孩子的认知水平基础上。在英语国家,通行简单的“五根手指法”——把图书随手翻到一页,让孩子把不认识的字用指头按住,如果一页中孩子的五根手指不够用,就说明这本书超出了孩子的阅读能力。但是,英文是拼写文字,汉字则兼具表音和表意的功能,这种巨大差异,让外国的分级标准无法直接应用到我国的分级阅读。“要研讨中国的儿童分级阅读标准,就需要在参考欧美儿童分级阅读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手段的基础上,首先找到中国本土儿童分级阅读的理论依据和支点。”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说。

  制定我国的阅读分级标准之所以困难,还因为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在中国,要拿出一个既适合城市,又适合农村,既适合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又适合边远地区孩子的阅读目录显然很有难度。由此看来,制定一个区域性的分级阅读方案也许更可行。

  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在2009年发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标准》,这两项标准成为首例获得国家版权保护的分级阅读标准,但是它的应用还并不广泛,该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年以来,与他们合作的出版社并不多。

  让儿童成为真正受益者

  “5岁开始读《红楼梦》,7岁已经阅读了近600本书。”这是一则新闻中对某优秀学生的描述。在衡量孩子的阅读水平和综合素质时,阅读量和是否阅读经典作品已经成为重要标准。然而,这些超越儿童心智发展水平的图书,即使孩子们读得再多,理解和吸收也很困难。专家呼吁,在制定儿童分级阅读的标准时,一定要从儿童的利益出发,防止阅读指标化。“单纯要求孩子每年要读多少万字、多少本书,忽略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心智水平是不行的,后者才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关注的问题。”王林说。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官员张亚丽看来,研究标准时可以尝试让儿童参与。她举了自己带1岁多的女儿去买鞋的例子:“橱柜里面摆了很多的鞋,我让她自己选了十几分钟,旁边的顾客就说,这么小的孩子,哪里知道是不是舒服。结果我发现,她选的那双真的很舒服。这给了我一个启示:一个好的儿童分级阅读体系,应该让孩子觉得舒服和方便,并且让他们获得成长的快乐和自信。”

  分级阅读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从事儿童阅读工作的专家长期努力,对包括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儿童文学、儿童编辑出版、儿童阅读推广、儿童图书营销等在内的学科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只有充分调动以上各种专业人才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分级阅读才能做好、做大。由此,中国的3.67亿未成年人都将成为分级阅读的最大受益者。本报记者   刘  婵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