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唐双宁的散文思想:反对政治家的专业化走过头

2010年11月04日 16:4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提起唐双宁,不但在金融界如雷贯耳,而且在书法界、诗词散文界也是名闻遐迩。金融家和艺术家这二者在唐双宁身上有机地统一了起来。看了唐双宁的《负笈集——霜凝随笔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不能不为他那种逼人的气势、才华和睿智所震撼。

  唐双宁的散文随笔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人生经验的浓缩和人生智慧的升华,绝不是为文而作。他的散文是政治家的散文,他提出了出色的政治家这种理想。“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虽有许多常人不及之处,但最重要的还是器量。”没有这种政治家的器量,就不能容纳五湖四海的人才,而只会形成这帮那派。而“大器量的人要有大志向,经过大委屈,见过大世面。”在这个基础上,唐双宁指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最大的本事就是要善于将‘有’变成‘无’,通过自己的‘无’,无所谓,不当事,把对方的‘有’消化掉,收百川归海之效应。”(《政治家的器量》)这种深刻的洞见与其说是唐双宁对政治家器量的苛求,不如说是他对真正政治家的渴求。唐双宁反对政治家的专业化走过头,认为“大事不糊涂是大领导者、大政治家的特色和本能,正所谓‘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而“大凡大政治家,小事任可随它而去,大事必须了然于胸。”因此,唐双宁指出“矫枉无须过正,专业化不能过了头,尤其是高层领域,过头就培养出一批小聪明。大事清楚也不是外行领导内行。大事清楚才是大内行。”(《吕端大事不糊涂》)这种“大内行”在当今是稀少的。不少人缺乏这种大智慧,往往热衷于作秀。唐双宁还提倡领导干部德才兼备,认为“做官,首先要做人。”

  唐双宁的散文在解剖事物时既能透过事物的正面看到反面,也能透过事物的反面看到正面,是一种思想家的散文。近些年来,有识之士不断追问中国当代社会为什么缺乏具有世界地位和世界影响的杰出人才?很多人都把这个缺失归罪于教育。这不过是以局部问题掩盖全局问题而已。天才不是学校能够完全培养出来的。人才尤其杰出人才,主要不是在学校里成长,而是在社会上成长。因此,当今中国为杰出人才的匮乏而追究教育之过,不过是本末倒置。唐双宁鲜明地提出了一个人成才的前提条件,即内修与外修。唐双宁认为内修就是孟子所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外修就是对外修炼的东西,在这和平时期有这样几条外修,即一曰通其攻守,就是说该干啥就干啥,该你干你就干明白,不该你干你就别乱干。二曰忍其荣辱,就是说荣了,要想到有多少人心里不平,要把尾巴夹得更紧;辱了,该让一步就让一步。三曰明其取舍,君子当亲,小人当远。但君子当亲然不可附合,小人当远然不为仇敌。四曰取其向背,就是说虽然通其攻守,但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要立定脚跟,矢志不渝,争取多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当官、干事之杂谈》)而经过了这种内修与外修的人就像红土演变为瓷器的演变,“景德镇瓷器的出身并不高贵。”红土并不就等于陶瓷。从红土变成陶瓷,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包括淘炼泥土,炼灰配釉,圈器拉坯,琢器制坯,制画琢器,烧坯开窑,等等。这其中每一道工序,都是必要的。“在这么多道工序中,最关键的还是烧。正是这焚烧,红土,才变成了瓷器。没有焚烧,哪来那美轮美奂的景德镇瓷器?焚烧,是从地狱到天堂不可逾越的阶段”。(《景德镇的瓷器》)这种感动人心的思想力量闪耀着迷人的智慧光芒。

  唐双宁的散文不但对家乡的山水满怀深情,而且对贫穷地区的人民也有深切关怀。散文《闾山》写了唐双宁家乡的闾山,“闾山依然美丽,但确实比不过黄山,比不过张家界,甚至比不过邻近的千山。但我仍然觉得闾山好。”闾山坐北朝南,历史悠久,如此经历不仅青藏高原不可比拟,华岳、泰岱也要望其项背,而闾山却从未像其他名山那样四处炫耀过;闾山甘当人梯,以她的灵气成就了耶律楚材这位旷世之才,却始终默默无语;闾山的石碑上镌刻的“从善如登”四个大字,告诫了不知多少后来人。闾山最美。作家没有对闾山强烈的爱,就不可能这样充满激情地喊出“闾山最美”。散文《松花江》写了唐双宁家乡的松花江,“松花江浩浩荡荡,抚慰着茫茫的黑土地,培育着东北人民的根”;“松花江是一条银色的项链,把东北人民的心连在一起”;“松花江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哺育着这里的人民,也养育着江中的精灵”。语句中流露出唐双宁对家乡山水真挚而强烈的爱。

  唐双宁曾利用休假或公出的机会,分次走了长征的大部分路段。这不是要重复过去的物质生活,而是弘扬长征的精神。唐双宁认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好比一个人的血肉和灵魂。人不能没有血肉,不能魂不附体;人也不能没有灵魂,不能成为“植物人”,成为“行尸走肉”。国家也一样,GDP是一个国家的血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我们还拿不出能和唐诗、宋词相媲美的文艺作品。唐双宁重走长征路,就是要“用长征的精神战胜今天的困难。”这种感情升华还转化为行动。唐双宁看到红军长征的地区的物质生活仍然很贫困,忧心如焚,千方百计地改变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饮水思源,这是一种真正的大爱。

  当然,唐双宁尊重精神文化的创造绝不是为了附庸风雅,点缀升平,而是对文化力量的真切感受。唐双宁认为:“一个热爱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思想,一个拥有思想的民族才能向前迈进。”(《关于大国崛起》)这种感悟不是外行所能拥有的。外行可以冒充内行,但肯定是玩“花架子”。小才通技,中才通策,大才通略,超才通道。唐双宁的散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的通道之路。那份真诚率直,那份从容自信,在唐双宁的散文中可以说是跃然纸上,正是“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纳张元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