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博物馆怎样让人亲近?展品陈列亟待创新

2010年11月05日 10: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海博物馆陈列的明清家具

河南博物馆大厅代表性陈列

南京博物院室外庭院布置

  除了一些特展外,中国的博物馆大多是“门庭冷落车马稀”,与国外博物馆的情形有天壤之别。中国人为何不愿意走进博物馆?有位观众回答了这个问题:博物馆总是给人一种庄严、神秘的感觉,走进去难免有距离感。确实,中国的博物馆呈现出来的面貌,通常是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是为何?

  展品陈列亟待创新

  由于专业关系,笔者经常去一些博物馆观摩,细想起来,造成这种距离感的原因不少,但尤为重要的是国内博物馆在展品陈设、与观众的互动以及环境氛围方面的欠缺。

  走进许多博物馆,会发现其中很多都是以历史先后顺序来陈设展品,这样“偷懒”的方式,的确给博物馆省了不少力,但却难免给观众造成千篇一律的感觉。走一圈下来,除了展柜上贴着的“唐、宋、元、明、清”等标识时代的大字,几乎再也想不起什么展品,更别提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整体印象了。另外,如果每个朝代都有展品还好,万一这个地区的展品并不能展现完整的历史脉络,又当如何?难不成仍然把朝代标上,再在其后注上“空缺”?

  在博物馆的展品陈列上,笔者曾遇到过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笔者随父母参观秦兵马俑的时候,曾在展区外的电影播放馆心潮澎湃地看了一段讲述秦始皇与兵马俑故事的电影。然而,10多年后再访秦兵马俑,看到的仍然是这部“经典老片”。这回不是“心潮澎湃”,而是“莫可名状”。不可否认,制作新的宣传影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正如同实现其他新的陈设手段也需要下更大工夫一样,但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展品陈列形式,未免也太偷懒了。

  当然,在乏善可陈的国内博物馆陈列上也有例外,比如一些特别展览。2008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在展品陈列上就让人耳目一新。甘肃敦煌博物院利用3D成像技术,将风化严重的部分洞窟加以复制、展现,并将它们从敦煌“搬”到了北京。走进美术馆,可以看到其原有空间已被改造置换为敦煌洞窟的立方形空间,并运用了敦煌特有的棕灰色以及象征喜庆吉祥的红色,再提取敦煌的沙子、石材等作为设计元素,脚下的美术馆方厅地面也整体铺设了莫高窟的八瓣莲花砖。再加上近在眼前的精美壁画、彩塑,让笔者恍若穿越时空、亲临敦煌。

  这正应了《博物馆陈列艺术》中的一段话,陈列“是一门综合性的空间艺术。陈列艺术设计几乎包括所有造型艺术的手段,融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于一身。”

  观众互动需要加强

  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好的展品陈列是一方面,与观众的互动也很重要。在我们的博物馆里,展品通常都在“遥远”的玻璃那端——看不清,摸不着。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博物馆设置的互动区,却又未必是美好的体验。2006年末,国家博物馆展示了恭王府所收藏的明清家具,使喜爱明清家具的人目赏真器,大呼过瘾。在展区的一侧设有榫铆的模型,有燕子榫、闷榫等,大概是想使不懂古典家具的人看了图示,玩了模型,就会完全了解榫铆的究竟。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因为操作台面较硬,又无绒垫,木件偶有失手,便会发出较大响声,再之有些观者不能恢复复杂的榫铆结构原貌,常会因此引起管理者的侧目怒视,甚至是严词呵责。如此这般,又怎能完全发挥博物馆的宣教功能,设动手试验区又有何益处?

  这一点,欧美国家有着很重要的经验,即用博物馆做课外教育。在欧洲和美国,博物馆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如法国从2004年起,在一年一度的“博物馆之春”活动中,由法兰西博物馆局与教育部联合向儿童推出了“带着你的父母去看博物馆”的活动,有500家博物馆参加了。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有40万法国儿童收到一封由活动主办单位发出的盛情邀请信,他们可以凭着这封邀请信,带着父母一起去参观博物馆,而且一切都是免费的。

  环境氛围有待改善

  除了互动,博物馆的整体环境氛围十分重要。观众所感受到的距离,或许正是从进门那一刹那的感觉开始的。国内大多数的博物馆缺乏亲近感以及在艺术之外的舒适安闲。尽管有些馆中也有咖啡茶座,却一点也不平民。大家看到更多的是在大厅外的长椅上有不少人携着水壶、干粮的景象。2009年夏,中华世纪坛展出了“秦汉罗马展”,展品令人看后非常过瘾,仅其中一件金缕玉衣就值回票价。但是,其附属设施太差,笔者几乎走了整整两圈,才在出口处觅见休息的椅子。

  而坐落在美国洛杉矶的盖蒂美术馆却不是这番场景。盖蒂美术馆是由四栋建筑组成的,进门的一栋好像只是一个大厅与不常使用的演讲厅,后面就是面向阳光与喷泉的中庭。中庭里是卖吃喝的摊子,坐了些穿着休闲的中老年男女,在享受加州的食物与阳光。右手边的建筑是长形,近是美丽的欧式庭园,远方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当然免不了有吃有喝,还有舒适的椅子。

  听起来,这真像是在描述一个环境优美的花园。这也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中国将来的博物馆会是什么样的?我想,至少应当多一些新鲜、互动和舒适,少一些距离感,不然不单是孩子,也许将来连我们大人都不愿意进去了。

    云自在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