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陈忠实谈《白鹿原》:田小娥的灵感县志偷情故事(3)

2010年11月05日 15:44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印象

  雪茄烟雾中那凝重的目光

  烟雾,在他打开房门的一刹那,我就被他吸的雪茄烟雾所笼罩,在天津的参观采风过程中,他始终背着一个看上去挺沉的黑色背包,同行的作家调侃他是否背了金条。因为几次别人想帮他背,都被他拒绝了。我知道,他是为了方便随时抽烟,那包里装的都是他的宝贝雪茄。行程中,他几乎是一刻不停地一支接一支地抽着雪茄。在一群幽默开朗、打趣爱逗的作家当中,他是一个沉默的人,很少主动开口。即使在餐桌上,两位女作家左右“夹击”,一唱一和地拿他调侃,他也基本上不作反击。不得不回应时,也是很宽厚地说上一两句,然后就实实在在地大口吞酒。在津南的小站练兵园,当主人备好纸笔请他题字时,他见推辞不掉,便认真书写,不一会儿,“因兵而兴”几个大字便跃然纸上,透着不薄的书法功底。在与业余文学爱好者的座谈会上,主人要求为他们的杂志题词,他也是沉吟片刻便提笔而书,落款写的是:“原下陈忠实”。

  他用热水壶烧了水,为我沏了茶,端过来,然后很诚恳地说:“你问吧,你问啥,饿(我)就说啥。”

  于是,我们就从他人生与文学结缘的少年岁月聊起。桌上,一副眼镜;烟缸里,粗硕的雪茄烟蒂“停止”在那里,却仿佛仍然在思考。

  他讲的是陕西话,确切地说,是带陕西腔调的普通话。他人略显消瘦,头发灰白,如果不是有人介绍,你一准会把他当成是地道的农村老汉。

  实实在在的性格,史诗般厚重的作品,如果你读过《白鹿原》就能理解,在他并不宽阔的胸膛里,是怎样悄悄装载着一个民族的秘史。

  陈忠实的人生里少有幻想,60多载岁月是他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出来的,尽管他的少年时代曾怀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却被无情的现实一次次所毁灭,他心中那束原本就很微弱的光亮,在命运的狂风暴雨中越来越黯淡。初中时因家中生计实在艰难不得不休学的一年,让他错过了人生最关键的路口,赶上了国家最困难时期,大学缩减招生计划,让一向成绩优秀的他从此与大学失之交臂;体检时腿上的一块小疤,又让他与飞行员生涯擦肩而过;父亲的执拗,再次让他几近实现的兵营梦瞬间破灭;第一次“自由”写作,两首发自心灵的小诗,却被老师误以为是抄袭之作而遭冷眼……太多冷酷、太多残忍、太多失望,让这个乡村少年不再敢有任何梦想,似乎一切倒霉的事情全都降临到他的头上,让他原本就敏感的精神世界几近崩溃,让他的少年憧憬百孔千疮,不得不踏上回乡当农民这最后一条归途,成为全村人的笑柄和“坏榜样”。

  命运的咽喉其实是谁也扼不住的,尤其是像他这样一个单薄的乡村少年。

  陈忠实说:“我在大学、兵营和乡村三条人生道路中最不想去的这条乡村之路上落脚了,反而把未来人生的一切侥幸心理排除净尽了;深知自修文学写作之难,却开始了;一种义无反顾的存储心底的人生理想,标志是一个用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一辈子省吃俭用、极尽艰难也要供他读完高中、曾在他身上寄托了无限希望的父亲沉默许久后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回家来务农嘛!天下农民也是一层人哩!”

  或许,这就是人生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所有的希望之门全都关闭、所有的梦想之翼全都折断之后,陈忠实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破罐破摔,站在灞河河堤上,他把男儿泪咽回肚子里,默默地咬住牙,迈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做一个乡村的民办教师。每到夜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他从造句开始,像种地一样一点一滴地夯实自己的文学基础,把男儿的青春热血熬成墨汁,一笔一画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句子,书写着生命中最顽强的诗行。

  采访于我,是一种新鲜的汲取,于他,却是一次沉重的回忆。多数时间他在沉默,在吸雪茄,他的语速很慢,慢慢地与我聊着家常。其实我知道有许多内容他在自己的创作笔记《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和他的个人散文集《原下的日子》中都有描述,但他依然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没有炫耀,没有虚词,一字一句地讲着他的心中所想,还原出一个本真的自我,朴实得一如他那一口陕西方言味道的普通话。面对这样一个采访对象,常常让我忘了他是一位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作品一版再版、累计销售达600多万册的大作家……

  聊到《白鹿原》的创作时他说:“这是连我自己几乎都不敢相信的一次顺畅的写作,从1988年清明前后,到次年的元月完成草稿,40多万字写满了两个厚厚的大16开笔记本……”在老家的祖屋,在乡村的寂静里,陈忠实坐在业已习惯的绿布沙发的左面,把硬皮笔记本摊在膝盖和大腿上,追逐着已经烂熟于心的一个个男人女人的脚步,让白鹿原的故事在他笔下一幕幕上演……

  著名演员濮存昕曾在话剧《白鹿原》里饰演男主角白嘉轩,他对陈忠实的印象是:他的眼睛具有一种穿透力,仿佛能看到你的内心。

  我知道,这种穿透力来自于他艰辛备尝的人生体验,来自于他脚下关中平原那坚实厚重的土地……

  作者:本报记者 张星 摄影 王忠琪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