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新形势下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0年11月08日 11:31 来源:学习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国家层面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杭州被列为全国“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为杭州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提供了机遇。目前,杭州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居民对文化娱乐文化需求更加旺盛,为扩大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提供了有利契机。新形势新机遇需要新的实践和探索。

  1.立足本地培育优势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统一要善于因地制宜。杭州立足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机遇,着力培育数字电视、动漫游戏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把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的支柱性产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更体现了杭州执政者科学发展的自觉抉择。

  2.把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并不是像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杭州在借鉴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城市有机更新”理念,把倡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最大政绩,明确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生产力,做到了既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加强文化建设,又高质快速地推进城市建设。杭州的实践证明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

  3.动力来自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杭州通过大力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文艺院团“分步转制”、“院场整合”改革以及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使宏观管理体制得到完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合理化局面逐步形成,为杭州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真正体现出了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

  4.要实现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与共享文化成果相统一。杭州城市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文化的创造和共享的有机统一,真正从共建和共享两个方面体现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通过发展创意产业汇集人民群众智慧创造,另一方面通过较大投入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真正让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5.一方水土所养育的一方文化,对外展示体现的影响力、亲和力、吸引力,对内展示体现的凝聚力、创造力、感召力,已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在发展实践中摒弃把文化看作单一的宣传工作教育手段、忽视其作为商品属性的观念,着力开辟崭新的文化交流展示渠道。实践证明,对外对内文化展示中正确认识文化的“两种属性”,以文化增进心与心的沟通、思想与情感的交融,对于构筑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翁卫军(作者系中共浙江省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