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广东作家散文获30万元奖金 将用于添置书房(图)

2010年11月10日 14:2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林贤治(中)领取30万元奖金。

林贤治散文集《旷代的忧伤》

  前日,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颁奖典礼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这个由房地产商赞助的散文奖,以让人惊叹的高额巨奖,奖掖具有独立立场和独到创见的年度散文。广东作家林贤治凭借《旷代的忧伤》夺得头奖,获颁30万元奖金。龙应台《目送》、周晓枫《雕花马鞍》获提名奖。蒋方舟、冯秋子等10名作家获新锐奖。

  作为纯民间的散文奖,该奖号称要“重构文学价值,捍卫文学尊严”,头奖奖金高达30万,创下国内文学界单项奖最高纪录。而评奖的宗旨则突出“在场”的概念,强调“去蔽、介入、揭示本真”。

  林贤治一直坚持批判精神,他的文字以不留情面、饱含道德激情乃至“偏激”著称。此次林贤治以高票当选大奖得主,该奖评委、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表示,这是大家对这位“被边缘化”的作家的肯定。随着文学的市场化、商品化,具有批判精神和介入性的作品越来越少,林贤治的声音显得更为可贵,“他批判的都是名家,虽然一些批判有些偏颇,但他的批评是真诚的。”

  对于这些褒扬,林贤治保持一贯的独立姿态,表示并不看重荣誉和奖项,并自嘲道:“当然我不掩饰一笔可观的奖金带给我的快意。”在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林贤治如何坚守独立的立场?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谈获奖感受

  “我不掩饰一笔可观的奖金带给我的快意”

  南方日报:谈谈获奖感受吧?

  林贤治:我很平静地看待获奖,但我不掩饰一笔可观的奖金带给我的快意。这是一个民间奖,对于来自官方的荣誉我不奢求,可能别人觉得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我确实是尽可能让自己与之分开。(上世纪)80年代我拿过一个鲁迅奖(注:其《人间鲁迅》获第三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之后,再也没有拿过官方奖。(获得的)就是一些杂志社的奖,我也不爱参加研讨会。

  南方日报:你一直保持着独立的姿态,你觉得民间设的奖项对知识分子有什么意义?

  林贤治:人的嘴巴的功能,就是吃东西维持生存和说话。对于真正的知识分子而言,宁可少吃也要说话。其他的东西不重要了。当然也有些是多吃饭少说话。

  谈知识分子

  “如果我和某种潮流同流合污,我的伤口会疼痛”

  南方日报:有人认为你是被边缘化的“民间作家”、“民间思考家”,对于这些标签,你怎么看?

  林贤治:刚才在会场上,也有人说我被边缘化、被遗忘。我反而觉得这样才合理。我不认为是别人拒绝了我,首先是我拒绝了别人。安静地写作和阅读,已经很幸福,因为没有人会干扰我。还是保持自己的拒绝吧!

  南方日报:你这么多年保持独立、保持拒绝,会不会和很多东西失之交臂?

  林贤治:我不能说我有多么独立,这只是性情使然。我长期在乡村,使我远离了热闹场所和学术小圈子。农村生活对我而言是基础教育。我纸笔为文,但实际上和庄稼汉没什么区别。农民把粮食拿到市场上买,并未留下名字,而我们还有稿费、有名、有利,这已经远远超乎农民兄弟的想象。

  在文革时,我父亲、姐姐和我自己都被关过。以前我就说过,如果让我一生平稳地做一个农民,这就是最大的幸福。现在,我因偶然机会浮上了社会上层,能拿工资拿稿费,已经够奢侈了,就不希求别的东西了。我还是一个拿笔的乡下人。

  南方日报:你针砭时弊,看重道义感,也一直拒绝迈进体制内,这种坚守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林贤治:坚守就是捂住我至今尚未愈合的伤口,如果我和某种潮流同流合污,我的伤口会疼痛。

  南方日报:要坚守很难。如今这个时代,最容易让知识分子动摇的是什么?

  林贤治:商品化、大众文化的影响,这个东西非常致命。权力和金钱对知识分子的支配是很难摆脱的。以前我们常说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影响知识分子的,不是生活过于清贫,而是过度的诱惑,权力、名誉和优越物质生活的诱惑。

  谈年轻一代

  “以前的作家在生活的激流里,而现在的年轻作家在岸上”

  南方日报:对于一些体制外心怀文学理想和热情的文学青年,你有什么感受和他们分享?

  林贤治:文学青年不容易,我很有感受。作为出版社编辑,我最大的幸福就在于给人出书。能出书、说话,就是知识分子唯一的待遇,其他都不重要。

  南方日报:你曾说中国文学正处于低谷,作为一个前辈和文学编辑,你对青年文学创作者如何评价?

  林贤治:在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尤其对底层社会的了解方面,年轻作家比起老一辈作家差远了。因为以前的作家在生活的激流里,而现在的年轻作家在岸上。当然,文学创作是一个综合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文学修养,中国的教育状况和出版环境的改善,都影响着整个文学的发展,还需要各方努力。但无论外部条件如何转换,唯有作家自己作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主体存在,才可能写得更好。

  ○○人物

  林贤治及其著述

  林贤治,1948年生,广东阳江人,诗人、学者。在他的写作中,文学和思想批评类的文章最有影响。他的《五四之魂》与《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曾传诵一时。他早年写作的《人间鲁迅》,以及不久前出版的《鲁迅的最后十年》,也让人看到其独到的思想。《旷代的忧伤》收录了他的39篇随笔,记述的都是古今中外著名的知识分子,其中有布鲁诺、左拉、托尔斯泰、葛兰西、卢森堡、茨维塔耶娃、惠特曼、凯尔泰斯,也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鲁迅、顾准等等。

  南方日报记者蒲荔子

  见习记者吴敏实习生杨文静通讯员李宇红

  ○相关

  30万元奖金

  用于添置书房

  “在场主义”散文奖设立于今年5月,由“在场主义”散文创始人、散文家周闻道与企业联手发起,旨在振兴散文创作,重构文学价值,捍卫文学尊严。作为迄今为止中国文学界单项奖的最高奖项,大奖拟连续评选15年,每年各奖项奖金总额超40万元,计划总投入逾1000万元。

  获得30万元大奖后,谈及奖金的使用,林贤治透露,自己一直没有一个正规的书房,奖金将用于添置书房。现居广州的林贤治供职于一家出版社,因此家中藏书颇多,但苦于无处安放。他几次用“蚁族”来形容自己的生存状态,“虽然不至于到蚁族的地步,但也就停留在温饱的状态。青菜都要八毛一斤,还不知道添置书房的梦想能不能实现。”他调侃说。

  张胜波 秦松 李宇红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