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德国戏剧家:新媒体环境中剧场须找特别存在形式

2010年11月11日 15: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999年底,德国剧场学家、法兰克福大学戏剧系教授汉斯·蒂斯·雷曼的成名作《Postdramatisches Theater》(中文译名《后戏剧剧场》)的问世,震动了整个欧洲戏剧界。11月3日,雷曼应邀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举行了专题讲座,《后戏剧剧场》中译本首发式同时举行。

  据《后戏剧剧场》译者、长期旅德的青年戏剧学者李亦男介绍,20世纪70年代,西方戏剧发生了巨变,但西方戏剧界对新的剧场现象从未进行总结式的概述,仅停留在个案研究上。而雷曼的书在此时出现了。问世后的短短几年间,《后戏剧剧场》被译成英、法、葡、西、意、日等10多种文字,并数次再版,甚至跻身畅销书行列,这在同类学术著作中实属少见。

  然而,戏剧界和批评界对此书褒贬不一。雷曼在现场告诉记者,他在书中尝试描写一种新的剧场艺术,在新媒体环境里,剧场必须找到一种特别的存在形式。他特别提到,1900年左右的欧洲剧场艺术,从亚洲剧场艺术传统,包括中国的戏曲艺术中汲取了大量灵感。如他在该书《中文版序》中所说:“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剧场艺术的新发展,正是吸收东方戏剧养料的结果。”他希望中国读者能从书中“享受文化对话带来的乐趣”。

  据了解,《后戏剧剧场》中译本也是歌德学院(中国)翻译库项目资助的成果之一。由于图书翻译质量问题引发的文化误读屡见不鲜,从2004年法兰克福书展开始,歌德学院(中国)推出了“翻译库”项目,专门投入资金用于资助和推动高品质的译作问世。   (记者马子雷)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