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重庆古镇“金刚碑”:被遗忘的民国“文化热城”

2010年11月12日 14: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2日,正在拆迁中的重庆“金刚碑”古镇一景。王晓丽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重庆11月12日电 (卢怡) 这些天来,他一直是在船上度过——先是从南京的下关渡口登上了开往陪都重庆的轮船;再从重庆换了小火轮,“突突”地沿嘉陵江逆流而上……船终于在一个峡口靠了岸,几个操着浓重重庆口音的挑夫立即包围了这位穿着长衫的人“老板儿,要棒棒儿不?看你这副打头就晓得你是读书人。您这是要去金刚碑么?”

  这一幕发生在民国1937年的金刚碑渡口,而这位穿长衫的人正是后来被誉为“文化中国的象征”的大学者梁漱冥先生。

  位于长江主要支流——嘉陵江边的重庆“金刚碑”古镇,本是一个因运煤而生的水陆码头,因为地势隐秘,抗战期间,随着当时国民政府迁至陪都重庆,这里吸引了中国天南地北而来的众多商贾名流到此定居设业,以避乱世纷扰和日本敌机无数次的轰炸。

  据《北碚地方志》载:当时,由梁漱冥兴办的勉仁中学和勉仁书院,于佑任兴办的草堂国学专科学校,张之江任校长的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章伯均任经理的利民制革厂,钱自成任所长的滑翔机修造所,正中书局负责制二厂,以及由孙越崎任总经理的中福公司,吴大钧为局长的国民政府统计局……等一大批学校、工厂和机关单位先后迁入金刚碑,曾任行政院长的翁文灏也曾经寓居在此。除此之外,还有熊十力、陈亚三、周谷城、谢无量、吴宓、陈子展……这些堪称大师级的名人都曾在金刚碑工作或者寓居过。当时的金刚碑可谓繁尽一时,俨然成为嘉陵江边的“小北碚”。难怪曾有人笑称:“莫看那时大家都穿着粗布衣,你在金刚碑茶馆头随便一坐,碰到的个个都是大腕。”

  11月的初冬,记者行至“金刚碑”,这红极一时的民国“文化热城”随着时光的流逝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连土生土长的老北碚人都忘记了嘉陵江边上还曾有那样一个风情的所在。

  “金刚碑将建成民俗休闲一条街,老街就要拆了。”重庆市北碚区文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让“金刚碑”这条沉寂多年老街突然“回光返照”般地热闹起来。很多人都是带着相机去,大袛是为那个曾经有过梁漱冥、于佑任的民国“文化热城”作一帧最后的留存。

  背景链接:

  “金刚碑”的得名,传说是当年缙云山有条巨大蘖龙,想到嘉陵江洗澡,便命石龙去截断嘉陵江,石龙动身,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惊动了正路过此地的观音菩萨。于是她叫金刚神掷下宝剑钉住石龙体内的剑柄。由于其右有一石伸入嘉陵江心,有如北碚白鱼石,亦称金刚背,谐金刚碑。

  “金刚碑”下有金子。史载:清康熙年间,在缙云山南坡发现了煤,于是人们便筑青石板路,用骡马驮运至金刚碑侧面的大沱口,开埠形成码头,并由此装船外运。当时运煤的苦力为了图山上运煤方便,便在金刚碑溪河两岸半山腰建房而居。到清同治年间,金刚碑街上米行、油行、酒坊、茶馆、客栈、铁匠铺一应俱全,甚至还成立了以煤、盐、船、驮、牛、马为首的行业帮会“七帮会”。

参与互动(0)
【编辑:谢宏钰】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