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印度脱毛黑猩猩能变成人吗?人类为何四色?

2010年11月15日 14:46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只脱毛黑猩猩无意中成了明星,它能帮助同类开启进化之门吗?

  ■人类的进化有诸多条件,现在的自然界存在这些条件吗?

  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印度南部的迈索尔动物园中,一只黑猩猩患上了一种罕见的斑秃症,导致它的毛全部脱落露出肌肉,看起来更像人类。结果它成了这家动物园的耀眼明星,游客们都认为它迈出向人类进化的重要一步。

  人类的起源一直是科学上的谜团。达尔文说,人类是从猿猴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人类起源说。可好奇的人们总是追问:剩下的猿猴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的迹象?

  印度这只无毛大猩猩的横空出世,再次引爆了这一问题的争议——现在的猿猴,真的能变成人吗?

  新闻链接

  脱毛黑猩猩

  模样酷似人

  所有男性都担心脱发会让自己丧失吸引力,但在黑猩猩“咕噜”(Guru)身上,脱毛却让它成为一位大明星。这只黑猩猩现年20岁,患有脱毛症,全身上下掉个精光。它生活在印度南部的迈索尔动物园,喜欢用扔石子这种方式向游客表示问候,尽管如此喜欢搞恶作剧,但每天仍有数百名游客专程来动物园一睹它的风采。动物园兽医苏莱什·库马尔表示:“每一个人都希望看看它的二头肌和三头肌。它很喜欢拍胸脯和拍手,小孩子只要走进围栏就能听得见。”

  “咕噜”曾是一家马戏团的演员,获救之后被送往钦奈的范达鲁尔动物园,在此之前,它就已经开始掉毛了。它在范达鲁尔动物园生活了近10年,7年前搬到迈索尔动物园。 新浪科技

  达尔文老兄一直被质疑

  进化论的前提条件不存在?

  研究证明东非大裂谷环境始终未变,古猿不需被迫下树

  达尔文创建的整个人类进化学说,其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气候的巨大变迁使森林大片消失,类人猿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从树上下到地面,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就从此开始了。如果这个条件不存在,那么整个人类进化体系就不能成立。

  起源于东非大裂谷的南方古猿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因此东非大裂谷自然环境变迁,成了支撑人类进化学说的关键。科学家称,500万~12万年之前,由于东非气候突然变冷,大片的热带雨林消失了,这就迫使人类的远祖——南方古猿从树上下到开阔的大草原,从四肢攀缘到练习用两足行走,于是乎,古猿变成了人。

  但是,最近一些科学家在东非地区的考察,却使达尔文的人类进化学说中环境变迁这个事关重要的前提一下子变得不存在起来。

  美国耶鲁大学金斯顿考古队对东非的地理、气候做了十分细致的考察研究。他们对肯尼亚大裂谷南端的图根山丘的碳化土壤进行了同位素检测,结果发现,1550万年以来,大裂谷地区的雨林和草原的混合跟今天完全相同,根本不存在上述传统所说的气候大变化。

  考古学所发现的古化石,是支撑人猿同祖进化理论的主要证据,但正是在这方面更显示出其脆弱的本性。

  1995年初,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介绍中国古人类考古50年来的主要成绩。读着这篇文章,明显感觉证据不足。比如,著名的元谋猿人,也就发现了两颗内侧门牙,一左一右;蓝田猿人只有一个下颌骨;丁村人,只有3颗牙齿,一小块头盖骨;马坝人,只有一个不完整的头盖骨;柳江人,只有一个完整的头盖骨,4个完整胸椎及5段肋骨;资阳人,只有一块头盖骨,一块完整的硬腭;山顶洞人略多一些,有3个完整的头盖骨,几十颗牙齿和一些脊椎骨。要知道,从元谋猿到山顶洞人中间有着50万年的时间,我们仅凭一点点资料竟然能勾画出人类150万年的发展史,真有些不可思议。你怎么能用一小块头骨就确定它是人还是猿,或者是其他什么东西?无论如何,读着古人类学家给我们的结论总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

  其次,在考古测定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我们考古测定通常使用碳14测定法,但碳14很不稳定,年代越远,差距也就越大,在人类化石的测定方面,有的误差几万年或几十万年。因此,有不少人对这套进化模式持怀疑态度。尽管从猿到人的进化中有许多诸如考古等方面的证据,但仔细分析起来,其中仍不难发现许多问题,如猿人和古人之间的过渡类型是什么?古人是如何向新人飞跃的?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们变化的?为什么缺少中间类型的化石?

  脆弱的化石证据支持不了进化论?

  几块骨头勾勒人类150万年发展史,每块骨头上的问题太多了

  直立行走是进化还是退化?

  其实四肢行走更加合理,手脚分工的原因更加扑朔迷离

  有人从进化的角度提出疑问:脊椎动物的四肢都着地,这样分散了脊椎骨的压力,这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是合理的。而人却是直立行走的,直立人的脊椎承受的压力过分集中,反而不如四肢行走的脊椎动物合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进化呢?它是进化还是退化?

  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由于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外形上)就是人能直立行走,而动物则是爬行,因此我们总是想尽办法去解释这种区别。由于人比动物要先进得多,因此在解释时,大家都在讨论直立行走的好处,那是因为我们人就是直立行走的,为什么不去分析一下四肢行走的好处呢?

  按照一般观念认为,人类手脚的分工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当自然环境变化将古猿赶出丛林,从而使前肢进化为手臂。而东非大裂谷地区的考察已经证实,这个前提条件至少在东非是不存在的,那么促使猿人手脚分工的环境又在哪里呢?同时,我们发现,蓝田猿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地区并不是大平原或草原,而是植物比较茂密的山区,世界其他地区的猿人生活环境也基本上与此相似。而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用四肢行动难道不比只用后肢行动更为有利一些吗?怎么会发生手脚分化的进化呢?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