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复排《四郎探母》:在拨乱反正年代引发人们思考

2010年11月15日 15:5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图为张君秋大师亲自给王蓉蓉示范如何请安,站立者为蔡英莲老师

  张关正、赵景勃、蔡英莲,三十年前是中国戏曲学院的骨干教师,亲历者和见证了1980年《四郎探母》复排公演的这一历史事件;三十年后,桃李满天下的他们退而不休,依然坚持教学、演出、创作等艺术活动。欣闻北京晚报今年12月1日将举办纪念复排《四郎探母》三十周年的演出,三位同窗好友相约一堂,拿出各自珍藏的资料、笔记、照片,回忆往事时而感慨、时而唏嘘。虽然也为记忆中的某个细节争论,但大家一致认为:复排《四郎探母》对新中国戏曲艺术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时任北京晚报总编辑的王纪刚和时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的史若虚功不可没

  新闻背景

  张关正,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1岁进入中国戏曲学校京剧科学艺,工架子花脸,是侯喜瑞先生的入室弟子。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历任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副团长、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副校长、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部主任、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班主任。1992年导演新编历史传奇京剧《锦袍情》获国家文化部优秀导演奖。其脸谱作品曾获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的“传统与现代舞台美术结合荣誉奖”。

  蔡英莲,京剧表演艺术家,学术带头人。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授。11岁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学艺九年。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1972年向何敏娟、姜家祥等老师学习西洋声乐。1979年拜张君秋大师名下,成为入室弟子。1984年因论文《张派声腔研究与旦角嗓音的科学训练》,获文化部“科研成果奖”。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多次在各电视台、电台、高校演讲传播张派艺术。

  赵景勃,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1岁进入中国戏曲学校,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表演系、导演系副主任、表演系主任,长期从事京剧人才培养工作、教学和管理工作。曾获文华奖、曹禺文学奖提名。担任文化部重点科研课题《中国艺术教育大全·戏曲卷》的副主编,著有《戏曲角色创作》等书。曾多次担任国家艺术评奖委员。

  张关正:

  京剧版“新星音乐会”

  很难想象,一晃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在我记忆中,在那个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的年代里,当时社会上有几件大事,十分振奋人心,让人干劲十足。一个是新星音乐会,一个是解禁《四郎探母》,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女排第一次拿世界冠军。

  1980年,北京晚报推出被禁多年的《四郎探母》,从某个角度上说,也是被同一年刚刚举办并引起巨大轰动的新星音乐会勾起来的。大家觉得音乐界推出了一批新人,戏曲界也应该推出一批新人。

  当时的中国戏曲教育,确实发生了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变化。大家都知道,很多从小学戏、科班出身的戏曲演员,变声以后嗓子情况并不理想,成才率无法保障。因此当时的史若虚院长,打破原有的教学机制,1978年不仅将原本只是中专学校的中国戏曲学校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戏曲人才的高等学府;并且破格从外界招收了包括王蓉蓉在内的二十个已经经历过变声期、有着好嗓子的学员,组成中国戏曲学院第一个本科班,他们后来成为第一批正式取得学士学位的戏曲表演专业大学本科生。

  当时为了让这个班的学员能够更全面地迅速地成长,同时也是根据戏曲演员注重舞台实践的特点,学校从1973年招收的100多名中专学生中严格选拔出了43名学生,又从外面招进了5个插班生,和本科班的20名学生共同组成了首届表演系大专班。我和王诗英老师、蔡英莲老师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时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的张君秋等京剧表演艺术家,都是这个班的指导老师。

  由于这个班由三部分生源组成,行当比较齐全,特点比较突出,师资力量也很强,经过三四年的学习后,便以少有的齐整阵容,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成为中国戏曲学院,以及粉碎“四人帮”后的戏曲界的一个亮点。当时连剧团里也很难找到这么多有好嗓子的老生和旦角。1980年上半年,这个班就开始对外演出,颇受好评。后来在北京晚报的支持和推动下和实验京剧团演出《四郎探母》,也是为了展现这批“文革”后培养的新一代戏曲人才的实力,想把我们的人才亮一亮。之所以选择《四郎探母》这个戏,正是因为这个戏行当比较齐全,能够充分展示各行当演员的才华;而且它涵盖了西皮的所有板式曲调,又是一出比较成熟的“旗装戏”,在教学方面也有着积极意义。当时张君秋先生等都担任了该剧的艺术指导。

  这个戏在天桥剧场连演七场大受欢迎之后,还在中央警卫局、公安部为中央领导演出过,后来一直没有间断过演出。王纪刚也一直是我们的好朋友,包括他调离北京晚报后,也一直和我们有很多的来往。

  《四郎探母》这个戏当时演出的深刻意义我们在那个时候并没有完全意识到,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它在那个拨乱反正的年代里,确实引发和推动了人们的思考,让人们去思索该如何审视和对待过去的事情;而且它推出了一批京剧界的人才新秀,对戏曲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借此机会,也得以缅怀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的我们的好朋友王纪刚同志。

  蔡英莲:

  张君秋手把手调教王蓉蓉

  1980年复排《四郎探母》,也是对当时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教育、学制改革、教学成果、尖子人才的一次很大检验。

  1978年,原中国戏曲学校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后,院长史若虚和副院长张君秋先生都对首届大专班的学员们给予很大认可,于是决定解禁上演《四郎探母》这出经典骨子老戏,来检验我们的教学质量。

  那个时候担任副院长的张君秋先生非常注重培养青年教师,他说“只有先培养出母鸡,才能孵出小鸡。”我被选中作为张先生的助教,每次都是张先生先和我说戏,然后我再教给学生们。当时张先生很看好王蓉蓉,也很关注她的成长,说她“嗓子好,很甜润”,还说“这孩子有戏饭”。从给王蓉蓉启蒙《二进宫》到教唱《四郎探母》,我都按照张君秋先生的要求,手把手地教给她。

  张君秋先生告诉我,他曾经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这“四大须生”都唱过《四郎探母》这个戏,这是他唱过次数最多的戏;1962年演出时,周恩来总理还亲口称赞过他扮演的公主漂亮、端庄。然而后来此戏被禁,我上学时,也只学了《坐宫》部分。1980年北京晚报复排《四郎探母》时,我都是一边跟张先生学戏,一边教给学生们的。

  当年给大专班的学员们排《四郎探母》时,张君秋看过彩排后非常高兴,说这么多好嗓子的演员非常难得。他还亲自给演员们说戏,亲自指导过王蓉蓉的表演,包括怎么请安、怎么拿令箭、脚步该怎么样,都亲自示范。后来王蓉蓉就拜在了张先生的门下。

  回首《四郎探母》解禁三十年,这其中我跟着张君秋先生有19年,回顾曾经教过的众多戏曲尖子和人才,感慨能够守业到今天,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而北京晚报当年在推出戏曲新人,推动戏曲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也实在是意义重大,功不可没。

  赵景勃:

  王纪刚总编辑主动找上门

  三十年前,《四郎探母》这出传统老戏能够解禁复排,首先要感谢史若虚院长。他很早就认识到《四郎探母》是宝贵的艺术遗产,曾专门写文章阐述这个戏的教学价值,对里面的人物形象也都做过深入的分析,认为这个戏适合教学,适合培养人才。

  为此史若虚院长做了很多的工作,1979年就曾在学校里将《四郎探母》作为教学剧目让学生们排演过,但当时北京很多剧场都不让演这个戏。学校只能想办法在一些偏远的类似俱乐部一样的剧场里演出。由于没法宣传,学校还发动过学生走街串巷张贴演出海报。当时我们青年教师有自行车,所以很多学生来跟我们借自行车,提着浆糊桶,去贴海报。结果让公安局知道了,限令立刻清除海报广告,学生们只好又跟我们借车去撕海报。

  1980年,《四郎探母》正处在这种无法登报,一直不能真正公演的情况下,对京剧艺术颇有研究,对民族文化充满热爱的北京晚报总编辑王纪刚先生来到剧院,表示《北京晚报》愿意和学校联合起来,借《四郎探母》推动京剧界的思想解放。他和史院长一拍即合,后来又得到了当时文化部部长黄镇、副部长林默涵的支持。当时的《北京晚报》,以罕见的大篇幅和连续报道,对《四郎探母》的演出进行大力宣传,引起了社会巨大轰动。

  后来,王纪刚总编辑因为此事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责难,但他为推动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无法抹煞的。如今重提此事,我认为并非为了翻案或是伸冤,毕竟在思想解放的过程中,总会有人早一些,有人晚一些。我想,正如时任北京晚报记者过士行在最近的回忆文章中所言,王纪刚和史若虚二老,如果在天有灵,看到了今天的情景,应该会含笑九泉的。本报记者 王润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