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莱州市民藏明代作弊马褂 写5万蝇头小楷(图)

2010年11月17日 11:17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宋先生收藏的明代马褂

               马褂背面的字体之小与5角硬币一比较便知

  昨天,记者在烟台莱州市民宋先生家里看到了他收藏的明代殿试作弊“马褂”,记者发现衣服的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者将直径为1.5厘米的5角钱硬币放到该衣服上,上下足足写了8个字,平均一个字长仅为1.8毫米。

  商报烟台消息 昨天,记者在烟台莱州市民宋先生家里看到了他收藏的明代殿试作弊“马褂”,记者发现衣服的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者将直径为1.5厘米的5角钱硬币放到该衣服上,上下足足写了8个字,平均一个字长仅为1.8毫米。

  “这件衣服原来的主人姓任,家住东宋,出身书香门第。”该物品现在的主人宋先生告诉记者,26年前,他在姓任的主人家里第一次见到这件衣服,当时立即被衣服上工整、清秀的蝇头小楷吸引。“足足有四五万字呢,正反两面抄录了《四书五经》的必考题材,并在主要部分加注了点记和目录,可见考生的用心良苦。”

  “写满这样一件衣服,得用三四年的时间吧,工程太庞大了。”莱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笔迹从一而终,相当工整,而且可以看出当时全国“统考”的重要内容。目前莱州市出土的类似以衣服作为作弊的物品仅此一件。

  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魏坚,他说:“虽然文物陈列中,作弊的物品并不少见,但是这么煞费苦心的还是比较令人震惊的。”

  “在我们熟悉的小说当中,范进不就是中举后发疯了吗,那是古代科举制度下部分书生的缩影。”工作人员说,科举考试是每三年一次,而每次能够考中的只有一百来号人。明清时期,科举要经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在地方考,乡试在省内考,会试在京城考,殿试在皇宫考。这件作弊的衣服是殿试时带进皇宫的,可见考生的心理素质极其“过硬”。不过,这名考生最后中没中,目前已无从考证。

  文/图 通讯员 潘磊 周忠杰

  记者 李红艳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