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本山传媒刘双平:文化企业要到市场中弄潮

2010年11月21日 08:2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文化体制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首先是:国有文化单位吃惯了大锅饭,住惯了体制下的温室,谁愿意被抛到充满风险的市场上去?

  从体制内走到市场,迈出这一步需要勇气。记得2007年我挥别中央歌舞团,从北京来到赵本山先生创办的本山传媒时,心里斗争了很久,才做出这个决定。现在想想,并非偶然:一则我对赵本山的喜剧艺术喜爱已久,二则体制下很多国有院团长期脱离市场、脱离观众,缺乏活力,令人看不到希望。

  体制内的文化单位好比一座水库,体量大、资源丰富,但缺乏动力,弄不好就变成死水一潭;而本山传媒好比靠山屯的小溪,清澈、活跃,生机勃勃,惹人喜爱。体制内的文化单位衣食无忧,没有压力;本山传媒靠观众养活,每天都要想明天演什么?老百姓还爱看吗?

  是的,我们每天都面临这样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和发展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心系观众,丝毫马虎不得,脱离观众就会失去饭碗,缺乏创新就会被市场抛弃。在这种压力下,本山传媒上上下下每天都要总结当晚的演出成在哪里,败在何处。他们上网查段子、编说口,下场磨配戏、练绝活,生怕观众听烦了、看腻了,失去了观众缘。

  在这种企业里生存,有压力更有快乐。心理学家马斯洛告诉我们,满足感不仅来源于衣食无忧,更来源于自我实现。创造的过程是快乐的,得到观众的掌声和喝彩更让人满足和享受。本山传媒上上下下没有闲着的,大家每天都忙忙碌碌,充满了干劲,演员的这种“生产快乐,快乐生产”的精神状态,在一些国有院团里是少有的。

  在体制下生存,与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真有天壤之别。我国国有文艺院团多达2600多家,拥有全世界最多“吃皇粮”的文艺工作者,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有多少观众看过我们的文艺演出,这些演出中又有多少深得人心、广受欢迎?文化艺术以人为本,缺少观众、缺乏真正广受欢迎的文艺精品,做再多的宣传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亏的是公共财政,赔的是所有纳税人!

  2009年5月“刘老根大舞台”成功“转”进北京,其后一年的票房收入超过60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超过1000万元。辽宁民间艺术团作为本山传媒的核心企业,2009年的票房收入近1.5亿元,以数倍的优势远远超过任何一家“中直院团”,更是相当于辽宁全省50多家国有院团票房收入的总和,荣膺“全国文化企业30强”称号。“刘老根大舞台”经过短短7年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演艺产业第一品牌,创造了中国文艺界的一个奇迹。

  改革是阵痛,再痛也要改。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经营性文化企业必须要脱离体制的温床,在市场的大潮中接受人民群众的选择,舍此,文化体制改革将前功尽弃。文化体制改革还要给民营文化单位以公平的市场主体地位,让民间活跃的文化力量能够发挥巨大的活力,服务于亿万民众。本山传媒的活力,国有文化单位也应该有;一个本山传媒还不够,中国应该有更多更成功的民营文化企业。这就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景。

  刘双平(作者为本山传媒集团艺术总监)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