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好友同事学生送别范敬宜 挽联写哀社稷骤失大笔

2010年11月22日 09:24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骤失大笔,长忆斯人!”昨日上午,八宝山一片寒冷,千余人顶着北风,参加了范敬宜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众人肃穆的目光中,范敬宜渐行渐远,耳边犹响的是那句名言:“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

  追悼会于10时整正式开始。9时许,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前来送别范敬宜的千余人自发排成长队。人群之中,聚集了全国新闻界和文化界的人士,众多清华师生,以及范敬宜生前的好友同事。礼堂大门两侧,题着黑底白字的挽联:“先忧后乐采编评凝心香一脉,哀社稷骤失大笔;掖幼领新诗书画继翰墨三绝,恸江山长忆斯人”。短短38个字,勾勒了范敬宜的报人生涯。

  10时许,记者在人群之中步入告别室,范敬宜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鲜花松柏丛中。每六七人按顺序排列,庄重地弯下腰三鞠躬,目光中寄托哀思。

  大礼堂外,四五名清华学生静候在台阶两侧,送别人士出来,顺手接过免费派发的报纸。不到一个小时,上千份黑白版印刷、12个版面的《清新时报》在众人手中流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二学生岳廷告诉记者,《清新时报》是一份院报,范敬宜刚主持新闻学院时创办,报名也是范敬宜题字,“五六个学生,花了三天时间,专门做出这份纪念特刊,作为送别范老的礼物。”

  记者看到,特刊头版的大图,是范敬宜仰面慈笑的经典照。特刊中,已经是新华社摄影部骨干的王芳撰文回忆:“我和范老相识八年,从最初那个只想将来开家书店的文艺小青年,到今天充满干劲的新华社图片编辑……我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范老的关怀和影响。他是我的恩师,我的挚友,我一生敬仰的大家。”  (记者 李显峰)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