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舒乙批新《四世同堂》失败 称没有原著的批判精神

2010年11月26日 13:40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舒乙。本报记者 胡杰 摄

  昨日,来渝参加北碚老舍故居更名“四世同堂纪念馆”挂牌的老舍之子舒乙,就下月将登陆山城的话剧《四世同堂》接受记者专访时,批评去年播出的由黄磊、蒋勤勤主演的《新四世同堂》极其失败。

  痛批新版

  根本不符原著精神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老舍在北碚创作的《四世同堂》先后两次被改编成电视剧。一次是在1985年,由林汝为导演改编成28集的电视剧;还有一次是在去年播出的、由汪俊导演,黄磊、蒋勤勤等人主演的电视剧《新四世同堂》。而由重庆妹子蒋勤勤主演的《新四世同堂》当时还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

  “第一次是极其成功的,去年这部剧是极其失败的。”在舒乙看来,就电视剧改编而言,1985年播出的老版是最原汁原味的,特别是骆玉笙唱的京韵大鼓,流传甚广。而去年这个版本之所以失败,舒乙认为除了有老版比较、剧本注水等因素外,演员也选得不对,像大赤包居然是香港演员元秋扮演的,根本就没有京味。

  “没有掌握主要的魂,那就是批判精神”, 舒乙告诉记者,父亲的原著批判的是国人的愚昧,而这个新版电视剧一上来,所有人都是正面的、爱国的,根本就不符原著精神。

  表扬话剧

  最大的区别是不加水

  下月中旬,由田沁鑫导演,国家话剧院一帮名角主演的话剧版《四世同堂》就将登陆山城。话剧中,舒乙和姐姐舒济担任了文学顾问。

  “中国导演的通病是不学无术,自认为很高明,不要文学顾问。”听得出来,舒乙对一些影视剧导演颇为不满。不过他对话剧版还是很放心:“这个导演对《四世同堂》是有想法的,她很认真地进行了改编。”在舒乙看来,话剧是二度创作,他一般不干涉创作,不过会就一些细节问题给导演一些建议。

  舒乙表示说,话剧最多只有二三个小时,和电视剧拉长、加水不同,话剧对原著是浓缩的,这是最重要的区别。昨天,舒乙还前往重庆大剧院,为话剧《四世同堂》重庆演出时,给老舍留座的位置安放座套。2月3日是老舍的生日,届时演出时,2排3号这个位子会空着,专门为老舍保留。

  重庆印象

  我少年时就是个重庆人

  “我是1943年到的重庆,跟着母亲一路逃难来到了这里。之前,我们在沦陷的北平做了5年的亡国奴。”舒乙告诉记者,自己对重庆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我少年时就是个重庆人。”来渝后,舒乙跟着父亲老舍住在北碚,后来又到南开中学上学,直到重庆解放后才回北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因为各种交流活动,他几乎每隔几年都要回到这里。

  “每一次回来感觉既亲切,又惊讶。”舒乙说,自己惊讶的是这几年重庆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当年从北碚经青木关到南开中学上学,要走上整整一天。舒乙2007年回来的时候,从沙坪坝坐车到北碚花了40分钟;他这次回来,竟然只坐了20分钟车就到了。这让舒乙禁不住感慨,上世纪40年代的山城,和现在的重庆完全是两个世界。  (记者 冯伟宁)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